央广网

绝密基地解密之后…… | 足迹

2019-06-18 12:26:00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

  地点 | 四川梓潼县

  采访者 | 刘涛

 

  不少人都知道,

  原子弹和氢弹是在青海原子城研制的。

  但不为人所知的是,

  在四川绵阳市梓潼县的深山里,

  有一个比原子城使用时间更长的秘密基地,

  这就是中国两弹城。

  它曾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旧址,

  上万名科学家曾在这里隐姓埋名23年,

  完成了原子弹氢弹的武器化与定型,

  并进行新一代核武器研制攻关。

  那些永远值得铭记的名字

  两弹城里的功勋墙(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刘涛 摄)

  两弹城里有一面功勋墙,上面雕刻着邓稼先、王淦昌、朱光亚、陈能宽、于敏等9位科学家的铜像。如今这些令人肃然起敬的名字,大都已经去世,但他们的故事,一直被铭记着。

  邓稼先旧居里陈设的家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刘涛 摄)

  在两弹城里,有一座保存完好的平房,这里曾经是当时基地主要负责人邓稼先居住的地方。从1971年到1985年,邓稼先在这里居住了14年。如今,2室1厅的房间内,还保留着当时的原貌:一间屋子是卧室,摆着一张床,一个五斗衣柜;另一间屋子是办公室,里面摆着一张普通的办公桌,一把藤椅和两张单人布沙发。

  邓稼先旧居外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刘涛 摄)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和邓稼先是挚友,都曾在美国留学。邓稼先去世后,2017年杨振宁还专程到两弹城邓稼先旧居,看望邓稼先生前工作、生活的地方,并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

  杨振宁:他(邓稼先)回国以后,跟我很少通信。1964年中国爆了第一颗原子弹以后,美国的报纸也报道的很多。那一两个礼拜,天天都有关于中国原子弹的消息,其中就有一个报道就是(介绍)造中国的原子弹有哪些重要的人物,其中就有邓稼先的名字。我就知道,邓稼先对于中国国防事业有重大的贡献。

  学生在邓稼先铜像前宣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刘涛 摄)

  现在,两弹城每天都会有学生到这里参观学习。孩子们大都会站在邓稼先旧居前,面向邓稼先铜像宣誓。

  学生宣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记者何川 摄)

  四川江油市双河七年级学生韩君尧说,参观过后她知道了我国研发原子弹和氢弹的历程,也知道了邓稼先、王淦昌等科学家是怎么样隐姓埋名工作的,深受感动。

  学生集体观看两弹研制资料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记者何川 摄)

  两弹城内的拓展训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刘涛 摄)

  这里曾指挥完成22次核试验

  在两弹城的采访过程中,我经常会看到成群结队自发而来的老年人。他们跟普通游客不同,对这里熟门熟路,两弹城的工作人员甚至允许他们自行参观。

  原来他们大都是已经退休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工作人员,曾在这里工作、生活了大半辈子,现在经常回来怀怀旧,这也成了他们退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徐祝卿就是他们中的一员,已经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退休了10多年。我遇到他的时候,他正跟在一拨学生的后面,安静的听工作人员的讲解。对当时大山里的生活,徐祝卿记得很清楚:

  徐祝卿:我们是非常艰苦的,221厂地势比较高,2200到2400(多米),当时也没高压锅,那地方85度水就开了,饭是做不熟的,馒头是蒸不熟的,生活非常艰苦。

  工作人员时风英补充说,当年科学家们到这里,很多人都适应不了四川的气候。

  徐祝卿:因为四川常年潮湿,干燥潮湿是两个天气,很多人就不适应这样的天气,就患了风湿、关节炎等疾病。

  70多岁的林银亮,就是这些老年人中的一员。他同时还有一项任务,就是给这里的学员、学生宣讲两弹精神,讲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们如何克服困难、排除干扰,在这里指挥完成了22次核试验。

  两弹城里还原的科学家讨论情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刘涛 摄)

  和林银亮一起宣讲的,还有陈俊祥等三位老人。他们四个人分工合作,宣讲内容包括研制背景、我国氢弹如何实现突破以及我国氢弹的特点等等。

  林银亮、陈俊祥(左)介绍两弹研制情况(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刘涛 摄)

  林银亮说,原先预定每个人半个小时的演讲,经常会因为内容精彩及上听众互动而延长,甚至耽误吃饭。

  中物院退休工作人员林银亮:“回到两弹城就像回到家里一样,特别亲切。再说,能给年轻人讲讲我们的两弹精神,能让更多年轻人知道我们不等不靠,自力更生,我们就觉得很满足了。

  铸国防基石,做民族脊梁

  两弹城展示的科研手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刘涛 摄)

  在世纪之交的1999年,“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24字就上升为成为熠熠生辉的“两弹一星精神”。

  从两弹城搬迁到绵阳科技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换了个地方搞科研,但不变的仍是两弹人艰苦奋斗、永攀高峰的精神。

  1958年朱光亚用过的打字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刘涛 摄)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研究员法涛来中物院工作七年了。他说现在的生活条件比以前好多了,起码不用为日常生活考虑太多,但他们研究所里,有的工作人员一年有200多天要钻山沟搞科研,对家庭照顾的还是太少。现在能留在这里工作的,就是对两弹精神的最好继承。

  中物院副研究员法涛:“现在研究所的都是高知,到外面单位找个工作、生活条件好点的单位不成问题。他们能留下来,就是因为对这份工作的热爱,能攻克一个个难关,就是对两弹精神最好的继承。”

  已经是学术带头人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万敏说,很多单位都是首席专家负责制,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一直在讲团队精神,很多项目需要全国多家单位联合才能完成,大家要有包容性和协作性,这就养成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中物院研究员万敏:“我第一次在外场做小组长时,实验出了一点意外,当时我的导师过来帮着查看原因,并找了老专家把他们以前做实验的点滴(经验)一条一条写下来。我们的成长,每件事靠自己去摸,都要付出成本和代价的。通过老一辈的传帮带,我们就可以节约很多时间和成本。”

  我国第一颗氢弹和原子弹模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刘涛 摄)

  楼芳是一位标准的“核二代”。她个头不高,短发,说话很简洁,有着科研人员的严谨。楼芳说,2007年毕业时,有机会到收入更高的IT企业入职,她之所以选择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工作,受父母影响比较大。

  她回忆说,当时父亲跟她聊,还是应该回来尝试一下干国家层面的事情,看能不能做好。然后回来的时候也比较幸运,前任的几位所长都比较平易近人,她们平时干活的时候,所长都到她们开发间里指导做一些课题设计、编程。

  楼芳:“慢慢就体会到父亲说的九院这种传帮带,然后慢慢你就会接触一些国家层面的一些课题。你就了解你干的事(跟其他人干的事)意义不太一样。”

  两弹城已经成为红色教育热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刘涛 摄)

  如今,年轻的科研工作者已经成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主力军。两弹城也从曾经的中国核武器研究最高机构,变成了红色教育的热土。但不管如何改变,“铸国防基石,做民族脊梁”永远是“两弹城”里不变的使命和精神。

编辑: 杨璇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