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西藏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地方,今天……| 足迹

2019-06-06 10:49:00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

  地点 | 西藏昌都

  采访者 | 普布次仁

 

 

  驾车行进岗托村途中 摄影/普布次仁

  近在咫尺的蓝天白云下

  骑着马

  看着飘逸而热烈的康巴舞蹈

  又瞬间穿越回十八军强渡金沙江时

  激动人心的那段岁月

  这样的进藏之旅

  你是否也想拥有

  岗托村十八军红色遗迹公园里的雕塑 摄影/王宇

  有着西藏解放第一村之称的昌都市江达县岗托镇岗托村,是国道317线上进藏的藏东第一村。1950年10月初,在这里升起了西藏的第一面五星红旗。

  在纪录片《昌都战役》中,有这样一组镜头:拂晓时分,英勇的解放军分别乘坐木船和牛皮船渡江,向藏军发动攻击。滩涂阵地上,双方发生激烈交锋。而这个滩涂阵地便是我此次调研采访的目的地——岗托村。

  驾车行进岗托村途中经过的高山峡谷 摄影/普布次仁

  人民军队爱人民,人民自然来拥军

  我从昌都市驱车6个小时左右抵达了岗托镇,见到了生活在这里的江永次仁老人。老人家回忆了69年前的那段历史。老人说:“解放军到老百姓家里面,帮着搞卫生,给家里没有柴火的找柴火,老百姓非常高兴,也非常欢迎。解放军走了以后,他们说恩人都走了,哭的非常伤心。”

  江永次仁老人向记者回忆往事 摄影/王宇

  岗托镇的镇党委书记仁郎告诉我,老人今年已经87岁了,前些日子摔伤了,不能久坐。但为了将这份珍贵的记忆留下,老人仍是热情地接待了我。考虑到老人身体状况,我本想尽量缩短采访时间,但近两个小时的采访中,老人仿佛忘却了疼痛,对当时十八军的战士们如何严守纪律,处处为藏族群众做好事的事情赞不绝口。我不由的想到一句话:“人民军队爱人民,人民自然来拥军”。

  山沟沟里藏着金元宝

  致富大车跑起来

  在江永次仁老人的指引下,我沿着江边公路来到岗托村,一排排独具藏东特色的院落映入眼帘。村里的房屋和西藏其他地方有明显的区别,屋子分上下两部分,下面都是灰白色石块堆砌而成,而上面都是深红色木板搭建。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十分美丽。

  岗托村独具藏东特色的藏式院落 摄影/王宇

  藏语中“岗”是渴的意思,“托”是饿的意思。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商人到达此地,需要渡河等了几天都没有船过,又饿又渴,岗托一名也由此而来。从这名字也能感受到岗托村最初的样子。

  村里人在田地里播撒土豆 摄影/普布次仁

  今年,岗托村的雨季提前了点。男人用手扶拖拉机耕地,女人跟在其后洒着青稞和土豆种子。

  男人们用手扶拖拉机耕地,女人紧随其后。摄影/普布次仁

  岗托行政村有岗托村、生贡村、色火村3个自然村,592人。其中岗托村就有187人。2018年岗托行政村人均纯收入为7564元。由于便利的交通条件,岗托村出了江达县第一个跑运输的人。江达县交通运输局局长扎西指着村里正在施工的一条大路告诉我,路的另一头会一直修到58公里外的汪布顶乡。这条投资达2亿余元的油路建成后,江达县乡镇通畅率将达到百分之百。

  正在规划建设中的雪巴沟风景区 摄影/普布次仁

  除了岗托村,我跟着仁郎书记一起坐车、骑摩托对周边一些正在建设中的村道路、村水渠等项目进行了采访调研。

  记者和乡镇干部沿山路骑行到周边村落调研 摄影/普布次仁

  我发现,江达县在项目开工建设时候,如一些大型钢材运输,水泥运输项目都会明确让施工单位吸纳当地30%的农民工。10%的运输需要交给当地的老百姓来做。截至目前江达县已发放群众劳务工资200余万元。210辆车参与砂石短途运输,产生运费达1600多万。

  运输的发展让村里人尝到了甜头,像现在江达县共有200来辆大型货车车队不断在成都和昌都各地之间奔驰。

  旅游创收有奔头

  记者前往村民扎西巴姆大婶家 摄影/王宇

  调研采访第五天,我来到了村民扎西巴姆家。她有四个小孩,老妈妈已经96岁。丈夫每年挣的钱,基本都要花在几个上学孩子的生活费上。已经56岁的她平日里在家的三亩地上种点土豆和水果。她说现在政策好,女儿在村里也是水管员,全家挣的钱再加上低保、养老金等等,吃穿都没问题。

  扎西:女儿是村里的水管员。

  记者:有多少钱?

  扎西:一年是3500。

  记者:一家人全部收入一共3万。

  扎西:做精准扶贫的人,特别辛苦,特别心疼。小孩马上要毕业了……

  记者:小孩工作后,您想让他去做精准扶贫工作,对吧?

  村干部:不是这个意思,她说特别心疼我们做精准扶贫的人。

  村干部:因为太辛苦了,希望儿子参加工作以后不要这么辛苦。

  扎西巴姆大婶在家中热情地招待我们 摄影/王宇

  扎西巴姆说她们家最早就是靠国家给的2万块钱补助建起来的。家里最小的儿子俊美扎西,作为昌都市康巴文化艺术团的委培生,小学毕业后就到了天津艺术职业学院学习民族民间舞蹈。出于对小孩成长状况的好奇,我拨通了他的电话。俊美告诉我,他打算明年回来后,先在昌都取得一份稳定的工作,帮助家里减轻生活负担。对于家里以后的生活,他有着另一种憧憬。他说:“我们家是扶贫对象,这减轻了我们一定的压力。我们家最好就是能搞旅游,这样既保留了原来的样子,也减轻家里负担。”

  村里孩子们在耕地旁嬉戏玩耍 摄影/普布次仁

  在村子里的这些日子,我发现其实村里很多人都已经瞄准了旅游这个致富路。村里人有的已经开起了家庭旅馆。据江达县旅发局局长泽仁松姆介绍,2017年岗托村已申报4A级景区;江达县安排了1000万资金,来对村里的道路和各家各户的围墙进行完善,并且会尽可能保留其原貌。如今,像游客接待中心、观景台、游步道、停车场、旅游厕所等新设施给岗托这一古老村落增添了新的色彩。

  雪巴沟美景令人沉醉 摄影/王宇

  岗托镇镇党委书记仁郎还告诉我,如今村里人和一个民宿团体达成了协议,由企业来打造民宿。村里人可以跟他们入股,也可以完全交给他们去运营然后分红。他说:“不可能一下子全部铺开,那是不现实的。先是政府扶持,或是企业、政府、自家三方组合开起来。慢慢游客进来得多了,其他家庭也看到了,我们就引导带动他们。有些可以做藏餐。住的地方也要有,还有当地的风俗、民歌、锅庄都要慢慢学起来。慢慢把旅游市场打开,五年办不了那就十年。”

  国道317线边的溪流中,牦牛在悠闲戏水 摄影/普布次仁

  行走在岗托村,我不由的想起了一首村里人老爱哼唱的歌曲《心中的昌都》。歌词中那样写到:蓝天丽日,一片阳光 。勤劳的人们在这里繁衍生息。

编辑: 赵亚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