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你没见过的“百变”雷达,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足迹

2019-06-04 09:43:00来源:央广网

  地点 | 南京

  采访者 | 郭淼

 

  “毫米波”雷达 一毛钱硬币也无所遁形

  智能感知重点实验室辛乐博士:“您看到的这款是我们最新的第二代毫米微博雷达的样机,它的分辨率可以达到两毫米。两毫米的分辨率,能针对机场安检中禁止携带的比如打火机等这类非常细微的危险品,检出率会更高。”

  走进电科14所之前,雷达对我来说,既专业又神秘,因为“摸不着,看不到”。但几天蹲点下来,我发现雷达并不高冷,它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甚至可以说是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身边,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比如刚刚提到的机场安检。过安检门、听到滴滴的报警声,安检员再拿手持机器进行二次检查,现在常规的安检方式,程序繁琐、旅客等待时间长、感受也不太好。所以,这款新式安检门一下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记者:“我们应用的是什么技术?”

  讲解员:“是毫米波雷达探测技术。”

  记者:“对我们身体没有伤害吗?”

  讲解员:“没有,毫米微波雷达这套安检机辐射的剂量是手机的1/500。”

  通过智能感知重点实验室辛乐博士的介绍,我才知道,这个毫米微波雷达,是工作在毫米波波段探测的雷达,有着微波雷达和光电雷达的优点,能分辨识别很小的目标,而且能同时识别多个目标。智能感知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孙俊透露,眼前这款产品一旦亮相,将会备受瞩目。

  孙俊说:“安检设备五毫米的分辨率,刀具已经看得很清楚了。两毫米分辨率的话,检测一毛钱硬币大小的物体都能很清楚的,而且检测率都非常高。这款两毫米分辨率的设备今年10月份左右会出来,这样的话,在国内,甚至在世界上这个安检指标都是领先的。”

  硬核科技重现 “悬丝诊脉”

  一根红线,一头搭在病人手腕上,另一头由医生掌握,凭借手感就可以把脉问诊——古代传说中的中医问诊场景今天也可以成真了。“悬丝诊脉”的发明人——14所尹奎英博士告诉我,让传说成真的正是雷达。

  尹奎英介绍:“当我们走近和远离雷达波的时候,雷达波波形是有差异的。我们相当于把人的心跳和呼吸用算法把它算出来,然后把它找出来。其实还是在理论设计上要做很大的改变。这个就是典型的民用雷达项目。”

  不知道您听明白了没有,反正尹博士想说的是,生活中,我们很多事情用雷达技术都是可以搞定的。而她正在这条路上不停奔跑。

 

尹奎英博士研发的这个是“意念手”,可以没有任何电线相连,仅凭“意念”,就让失去前臂的志愿者完成抓鸡蛋、剥橘子皮等动作。(央广记者 郭淼 摄)

  尹奎英表示:“我们的理想还是把雷达的技术将来应用到民间,让雷达真正从比较传统的军工技术,到改善人的生活,其实雷达是很好的一个载体。”

  无人机黑飞的“终结者”

  雷达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在悄然保护着我们的安全。2016年至今,国内接连发生了多起民用无人机“黑飞”事件,对民航安全、重大活动安保带来严重危害。现在对于擅闯的无人机,雷达已经出手了。

  路彬彬:“有各种各样小型的目标,我们的雷达就是像蜘蛛织成的网一样,要把这些空中活动的各类的,不管多少、多奇特的目标都捕获住,然后进行管控,所以说我们就把它起名叫蜘蛛网。”

这个家伙就是著名的“蜘蛛网”雷达——低慢小无人机的克星(央广记者 郭淼 摄)

  14所蜘蛛网雷达设计师路彬彬向我们介绍的这款“蜘蛛网”雷达,跟我之前见到的雷达都不太一样,它不仅没有大块头的外型,样子也很难跟之前见到的雷达搭上边,并不粗壮的三角架上面,放了个半圆柱体而已。但是路彬彬说,别小看了它,它可是低空无人机的“终结者”。

  路彬彬说:“到了2014年的时候,出现了一些例如像白宫无人机入侵,还有像法国核电站等事件,也出现了一些无人机偷拍的情况。这些事件之后,在雷达的研发里面我们就新加了一些关于对低、慢、小探测技术的攻关,最后全部把这些技术集成到多功能雷达里面去,形成了目前面向军民两用的一个典型产品。”

  尽管无人机探测目前还属于世界公认的难题,但路彬彬说蜘蛛网这款产品从诞生至今一直战绩不俗。

  路彬彬介绍:“全称就是‘光电探测系统’。如果识别出来是无人机的话,我们就会实现告警,如果它还继续往我们核心区域抵近的话,我们就会自动通过干扰机对它进行遥控信号和导航信号的压制,使得它进行返航或者迫降。”

  在电科14所蹲点仅一星期,但我对雷达的认识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中国的雷达不仅可以是保卫国家安全的“中华神盾”,傲然于航母、军机、远望号船上,如今也可以是应用于生活的悬丝诊脉、蜘蛛网,存在于汽车、城市轨道交通、气象等日常环境里。

  70年来,与共和国同龄的14所,见证了我国雷达工业发展从修配、仿制雷达到自主研制、自主创新的全过程。而经过一代代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雷达科技正以“百变”的样貌,出现在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助力智慧城市建设,让生活更美好。

编辑: 杨璇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