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这个地方名叫海子,比海子的诗还要美…… | 足迹

2019-05-02 10:13:00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

  地点 | 贵州毕节

  采访者 | 张兆福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诗人海子这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写出了多少人向往的生活

  今天,我为你找到了一个这样的地方

  1400海拔的海子村

  和海子的诗一样美

  你想不想看一看她的样子? 

  如果我告诉你,这样美丽的地方

  以前穷得吃不上饭、喝不上水

  你想不想听一听她的故事?

 

  贵州是全国贫困人口数量最多的省份,毕节又是贵州贫困人口最多的地方,贵州4个贫困人口中就会有1个人来自毕节。海子村就位于毕节的人口大县黔西县。

  海子村的初印象:美得像散文

  4月11日,是我到海子村的第一天。海子村得名于村里的海子湖,和诗人海子同名。不夸张的说,刚到这儿时,会有来到江南水乡的错觉。

  欣赏海子村一定选在一夜小雨过后的清晨。那会儿,雾还没完全散去,黛绿色的远山、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海子湖和眼下望去盘山而建的黔北民居连接在一起,风景是真的好。

 

  雨后清晨的海子村全貌 张兆福 摄

  海子村的过去:荒山、干旱

  以前的海子村可不长这样。

  海子村第一村民小组组长,75岁的何兴文回忆,上世纪80年代以前,海子村尽是荒山,为了生计,大伙只能毁林开荒,森林覆盖率最低时一度只剩下不足8%。

  “连吃水都成问题,去很远的地方挑水吃。”

  1988年毕节试验区成立初期,包括海子村在内,毕节农村有300多万人还解决不了温饱问题。2005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还曾打过一个比喻,“这里的人类发展指数仅与非洲的纳米比亚相当”。

  采访何兴文/阎杨 摄

  海子村的重生:枯井再迎活水

  一直到2014年,国家实施第二轮退耕还林,海子村才开始真正的从“光秃秃”变成了“绿油油”。

  61岁的村委会副主任周忠庆:“把坡上所有光秃秃的地方都种树、种草,所有的坡耕地都退耕还林。所以这里的环境比先前好千倍万倍。”

  海子村对比照,左侧一列为2014年,右侧一列是现在的海子村。森林覆盖率达到了40%以上。图片由当地提供

  生态环境的转变给了海子村“重生”的可能。

  “以前海子村有几口水井已经干涸了,生态恢复了后,我们水井又恢复了有水。”

  杨帆(右一)动员村民入股合作社/张兆福 摄

  村里29岁的下派支书杨帆告诉我,生态变好后,要发展价值高的现代农业,海子村的先天条件还是达不到。于是,村里把目光就瞄准了那片海子湖。2015年,海子湖从40亩扩建到了400多亩,储水能力翻了十倍。

  “原来我们老的海子湖够我们一个村民组的生产生活,在我们扩大水源面积之后,充分解决了全村农业生产灌溉问题,效果很好。”

  扩建后的海子湖/张兆福 摄

  海子湖的休闲步道/张兆福 摄

  海子村的蜕变:山上果园、山下菜园

  其实这并不是我第一次到海子村。还记得2017年我第一次来到这里时,站在山上望去,一边的猕猴桃、樱桃树刚发出嫩芽,绿意盎然;另一边的玉米地里满是枯黄的秸秆,看不出任何生机,对比十分强烈。

  村民宋勇说,玉米曾是当地农民饱腹的主要作物,但玉米没有给他们带来致富的希望,反而种植时间一长,土地硬化,肥力下降,广种薄收。

  宋勇:“自我懂事以来这几十年老百姓都是种玉米,确实一年头种下来,一亩地就是七八百块钱,除掉人工、肥料、种子、农药基本就是保本。”

  现在的海子村,已经看不到玉米的痕迹,现代农业成为主流。

  目前,海子村已经流转了80%以上的土地,“山上果园、山下菜园”。坝下平整的农田种植大葱、豌豆等蔬菜,绵延四周的山坡上栽种猕猴桃、李子、樱桃等果树,效益比种玉米翻了几倍,村人均收入达到11400元,远超贫困线。

  喷灌、滴灌成为主要的灌溉方式/张兆福 摄

  4月19号晚上9点,我列席了村里的产业发展大会。十多名村干部这天的议题是:讨论马上要上市的豌豆怎么卖。副支书罗贤吉先发了言。

  “今年的销售渠道我建议自产自销,我们自己合作社去找销路……”

  罗贤吉的提议很快被大伙以风险过高为理由否决了。

  讨论持续了一个小时,他们最终决定“两条腿走路”,既保留往年收购公司保底采购的方式,也尝试拿出一小部分自己去跑市场,风险小,又能试试水。杨帆告诉我,村里一直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做的每个决定都很慎重。

  豌豆即将成熟上市/张兆福 摄

  海子村的希望:回家,春暖花开

  再过几天,海子村要移栽800亩的大葱,村里为此启动了“产业大行动”,提供了200多人的务工岗位。很多外出打工的村民都回来了。海子村合作社社员魏梅选择了给葱苗基地除草。

  在合作社务工的魏梅 张兆福摄

  在魏梅家,我们聊了起来。她刚给9岁的儿子白鑫琦做完晚饭。

  提起为什么返乡,魏梅有些哽咽。她说,2015年秋天,白鑫琦不小心被热水烫伤了肚子,家里一直瞒着她到过年,她知道后觉得很对不起孩子。

  “他说烫到的时候打电话给我怕我在外面着急,反正觉得那时候还蛮懂事的,还有那种对不起的感觉。”

  对比在福建、广东的电子厂里打工时每个月的收入,魏梅在村合作社要少拿1000多块钱,但这个合作社的务工机会对她来讲格外珍贵,她有了更多陪伴白鑫琦的时间。

  放学后的孩子们列队有秩序地回家/张兆福 摄

  魏梅说以前白鑫琦不怎么爱说话,很少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但现在的白鑫琦对着我的话筒也看不出紧张,还主动拿出自己用木头和竹子制作的弓箭、步枪和我分享。他笑着说,妈妈回来后,家里最大的变化是变干净了。

  记者:“妈妈在家和不在家有啥区别,哪儿不一样?”

  白鑫琦:“屋里头干净一点,以前家里脏衣服一大堆,好多都是蜘蛛网,老鼠也多。”

  记者:“以前在家怕不怕?”

  白鑫琦:“怕一点。看恐怖片看多了。”

  魏梅:“(笑)他这样子说。”

  

白鑫琦自己拿木头做的玩具枪/张兆福 摄

  这几年来,毕节脱贫产业多了起来,像魏梅一样就近务工的机会多了,留守儿童问题竟迎刃而解。以海子村为例,留守儿童从最多时的170多人,减少到11人。

  “地球彩带”百里杜鹃/ 张兆福 摄

  百里杜鹃离海子村仅20公里/ 张兆福 摄

  4月份,20公里外的百里杜鹃景区进入花季,这两年,“花海毕节、地球彩带”的名气大了,游客爆发式增长。海子村也抓住机遇,搞起乡村旅游。效果还不错,22家农家乐、7家农家客栈初成规模。

  游客:“农村变化太大了,真正的新农村啊!我们来这里消费,来这里寻开心。”

  临别海子村,再读诗人海子的这首诗,“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我看来,现在的海子村,正是那个春暖花开的地方。

  编者按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一路走来,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从4月11日开始,中国之声推出大型主题报道《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足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50多名记者深入偏远乡村、城市社区、工程现场、科研院所……蹲点调研,充分展现一个古老民族的现代化传奇,充分体验新征程上人民的奋斗精神。

  主创人员

  总监制:蔡小林

  总策划:高岩

  审稿:李谦

  记者:张兆福

  新媒体编辑:张乔雪、柴婧

编辑: 王笑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