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青春英雄]太空新尖兵

2019-04-12 07:32: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4月12日消息(记者朱敏)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2018年12月8日,凌晨约2点,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搭载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射前30分钟。

  29岁的王夕,在这次的发射中担任发射场最重要的岗位之一——低温动力系统指挥。他刚刚还在处理突发状况,又发现了一个新故障。王夕说:“整个发射的01指挥员已经没有太多精力处理我们这个故障了,时间非常紧迫,我们根据对系统的掌握和事先讨论过的预案,当机立断,上报01指挥员,然后立即按照预案执行,顺利地排除了故障。当时整个人是非常紧绷的状态,火箭点火起飞之后,确实松了口气,才发现自己心跳很快,就靠在椅子后背上面,有一种出冷汗的感觉。”

  同样在西昌发射现场的34岁刘适,参与了嫦娥四号中继链路的顶层规划、设计,并作为嫦娥四号着陆器测控数传分系统主任设计师全面负责分系统的研制工作。发射前,他主要负责分系统的射前状态设置和产品状态确认。刘适说:“心情上大家的目标是一样的。3、2、1点火,发射成功了,雀跃鼓掌!鼓完之后又很快投入下面的工作。虽然发射成功,但大家心里的那根弦还没有放下。”

  嫦娥四号成功发射后,休整了两小时的刘适坐上回西昌市的大巴,搭上早班飞机回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嫦娥四号在轨飞行的26天他必须一直驻守,在此之前,他已在西昌鏖战3个月。此时,陈尧在飞控中心已经待了近2个月。

  2019年1月3日上午约10点15分,嫦娥四号探测器落月前11分钟。

  探测器核心系统——制导导航与控制分系统软件设计师陈尧注视着监测屏,不敢眨眼。这段时间,他们看不到嫦娥四号的身影,仅凭传回的数据判断她还活着。陈尧告诉记者:“几乎有点盲降的感觉,特别紧张。当时我们想的很简单:按照时间点应该落月了,我们看看还有没有数。如果要是有数说明还活着,要是没数,肯定是砸碎了。首先还活着,然后再进一步分析,到最后发现各项指标都特别完美。”刘适说:“大家都非常的激动,甚至有些同志哭了。从这个型号开始到进入工程实施阶段以后,大家的压力都非常大,工作强度非常高,非常辛苦。那一刻真的是大家的一个释放。但是大家宣泄了一下以后,很快又投入到下一阶段工作。”

  这一天,中国发射的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并开展一系列月球背面的巡视探测。这是人类一次前所未有的太空探秘旅程,也是太空探索技术的一次重大创新。刘适说:“美国NASA的局长在推特上发文,大概意思是:人类的首次,印象深刻。这相当于是中国人的航天任务在第一时间得到了国际上顶级同行的认可,我觉得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从进入航天五院起,刘适就参与嫦娥三号——中国第一个月球软着陆的无人登月探测器这个重大项目。入院前,他知道航天人的苦,知道要进沙漠戈壁、林海雪原这些无人区,但他不知道还要克服恐高的弱点。“在进行无线测试的时候,要爬到很高的高塔上去测试。有些时候条件不是很好,比如有的时候可能风比较大,要带着设备,顶着风去爬,而且我们在绑设备的时候其实是站在塔的最上面这一层,相当于露天开放的一个环境,风其实更大,工作需要,你不能往后退。”刘适说。

  中国航天任务密集、繁重,航天人们常常需要多项目兼顾。36岁的陈尧在不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往复中度过了他在航天五院502所的第9个年头。用陈尧的话说:“发现问题的时候,对我们来说是最痛苦的一个事情。因为有很多问题定位起来很复杂,往往都是一些微小的异常,不符合我们的预期。其实我们有大量的加班都是花在这上面。”

  从去年9月份到12月8日嫦娥四号发射成功,刘适根本没有注意到窗外的西昌已从层林尽染的秋天进入银装素裹的冬季。3个月没有回家的他赶回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还得接着值守。刘适表示:“在紧张的时候,有些关键时段,比如动力下降、第一月昼的休眠这种关键的时段,基本上我是两天连续在岗。当时也没有意识到已经那么长时间了,而且这是一个普遍的状态。经常吃饭是需要别人来提醒的。”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总体设计部动力总体设计师王夕入职不到2年,已经是一名完成7次发射任务的航天“老兵”。去年,中国以全年航天发射39次的成绩,占据世界第一。王夕所在的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发射了23次,全部取得成功,其中仅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就占到了14次。王夕深知,高密度发射的成功不是巧合。王夕说:“我们有一句话叫做:成功是差一点的失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后73s发生了爆炸,造成了全部7名宇航员遇难,事故的原因只是一个不起眼的O形圈,在当天较低的气温下性能发生了下降,却造成了世界航天史上最严重的事故之一。整个火箭的系统工程里面任何一个细节,一个很小地方的差错,都可能引起非常严重的后果。不能有一点点的差错。”

  在青春飞扬的年龄,面对强度高、密度大的发射任务,承受着来自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年轻人,有时候也会有些许的彷徨,但他们没有离开。他们用无悔的坚守,赢得了世界的赞誉、国人的自豪、家人的骄傲。陈尧回忆说:“我还专门有一次去她的幼儿园做过一次航天知识的科普。小姑娘当时确实能看得出来,她觉得特别自豪。现在逢人便说我爸爸是做卫星的。”王夕也表示:“在每次发射之后,爸妈都会发朋友圈说:凌晨几点几分,我儿又将什么卫星送入轨道。我纠正他们说: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我做的只是在整个发射过程中尽到我自己岗位的职责。”

  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时,距离人类首次登月已过去35年。为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新一代航天人加入追赶的队伍。王夕在航天科技集团一院读博士期间,赶上了中国现役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长征五号的升空。王夕说:“长五首飞的时候,实现的运载能力排在了世界第二,标志我们的运载能力正式迈入了世界的第一梯队,可以作为我们正在迈向航天强国的一个重要标志。”

  陈尧和刘适参与了嫦娥三号的中国首次月面软着陆,与其他航天人共同创造了嫦娥四号的人类首次月背软着陆。在嫦娥四号的生物试验舱内,第一个顺利发芽的棉花种子,实现了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创造生命。从“跟跑”“并跑”到“领跑”,从航天弱国到航天大国,80后、90后航天人正用青春的脚步向航天强国迈进。陈尧说:“干咱们中国航天的,我真觉得每个人都是英雄。”

编辑: 高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