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博鳌风云会]逆全球化出现后的全球化该去向何处?

2019-03-28 23:40: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博鳌3月28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二战后建立起来,支撑国际和平、稳定、繁荣70多年的全球治理体系,最近几年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民粹主义纷起,逆全球化思潮和动作频发,多边主义真的过时了吗?现行全球治理体系需要进行哪些改革,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国际规则应该由谁说了算?这些问题都在昨天(27日)的博鳌亚洲论坛上被热议。中国之声特别节目《博鳌风云会》,我们关注逆全球化出现后的全球化该去向何处?我们一起跟着央广前方记者们去论坛现场寻找答案。

  逆全球化的抬头随着美国的接连“退群”而逐渐清晰。众人调侃“美国就快退出地球”时,美国暂时还对一个国际组织手下留情,这就是世贸组织,也就是WTO,但是已经对它横竖看不顺眼了。

  客观上,已经20多岁的WTO也确实面临一些“成长”的烦恼。在《WTO改革》这场分论坛上,好几位嘉宾提到,到今年年底,WTO将面临只有一个法官的窘境,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改革迫在眉睫。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说,大多数国家支持多边主义才是WTO改革成功的前提。

  美国前商务部长古铁雷斯说:“在美国共和党中总有一些人认为国际的条约是对国家主权的一种威胁,现在,本届美国政府就是不喜欢多边主义。”

  同样来自美国的WTO上诉机构前主席詹姆斯·巴克斯也对这一观点来了个“正面刚”。

  詹姆斯·巴克斯说:“当美国加入一个国际条约的时候,这其实是对我们主权的表达,而不是对我们主权的削弱。”

  一个曾经的全球化推动者、WTO创建的主力国,态度转变的原因可以简单概括为:觉得自己吃亏了,别的国家比如中国,占便宜了。不过,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会长崇泉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我们是付了学费的。而对于中肯的批评,周小川表示,中国不会逃避。

  周小川说:“一些批评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有用的,可以推动我们作出决策,进一步地加快改革开放的进程,进一步促进中国更深入全球经济,包括相关规则的制定。中国政府是非常愿意加快改革的进程,消除贸易中的扭曲。”

  周小川提醒,不要只看到货物贸易中的顺差,中国对美服务贸易的逆差在不断增加。更何况中国服务业的对外开放还在扩大。

  你是否注意到了这样的一个现象: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享受到国外的旅游、医疗、保险等服务已经不再是难事。中国一直在强调扩大开放,而服务业的开放正当其时。

  在《服务业的开放》这场分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前副行长、现任北京市副市长殷勇说:“服务业的扩大开放能够促进我们的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目前全球来看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平均大概70%,发达国家大概达到75%,我们到去年年底达到了52%,所以我们跟世界平均水平和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都还有一个差距。”

  近年来,中国一直在不断优化服务业营商环境,提供各种便利举措。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从研究者的角度,给出了几点提醒。

  李扬指出,服务业的发展有三个环节要注意,第一是制度,第二是营商环境,让你进来了,是不是能够赚钱,能不能进入市场?能不能获得当地的消费者?第三,服务业跟制造业不一样,服务业摸不着看不到,对监管的挑战也前所未有。

  众所周知,发展中国家受益于全球化,但始终处于供应链中下端的现实也总是受制于人。发展中国家怎么才能争上游呢?

  在《新兴经济体:新智慧解码两难困局》的分论坛上,与会嘉宾为新兴经济体把脉开方。巴基斯坦前总理、论坛理事阿齐兹给出了三味药材:自由化、放松管制和全球化思维。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提出,需要构建有效市场及其推动机制,让企业也能深谙“全球化之道”。

  林毅夫表示:“我们要提供给企业家更好的信息,让他们了解全球化之中他们面临什么样的角色,他们手上有什么样的工具,怎么样使用他们的竞争优势。有效的市场可以提供这些信号和这些工具。”

  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及首席财务官莱斯利提醒,中等收入陷阱是新兴经济体面临的最大挑战和困境。

  莱斯利说:“在一些富有的国家,中等阶层就卡在了中间。我们要明白为什么他们会面临着这些限制,为什么他们不能够突破阶层。”

  降低经济周期里的脆弱性、投资绿色科技、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答案多样丰富。而全场下来,最多的两个字就是改革。当然,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全球化的环境。“一带一路”和全球化有什么关联?“要想富,先修路”,咱中国人的这条致富名言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其他国家。为什么要修路?

  在《一带一路:为全球化“修路”》分论坛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学术委员会资深研究员张燕生说:“基础设施的落后制约着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全球化需要修路,中国倡导各国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实际上启动了为全球化修路的工程。”

  但这个路怎么修?嘉宾们各有主见。

  欧盟委员会前主席、意大利前总理普罗迪说:“我们目前需要的,首先是共同的项目,不仅仅是中国提议的项目,而是一开始就联合进行的项目,而且是欧盟作为整体更多地参与其中的项目。”

  新加坡驻华大使罗家良表示:“我们愿意和中方合作、和其他国家合作,优化‘一带一路’的金融安排,同时在法务的架构方面,我们也可以加强合作。”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金立群说,并不是只有中国主导的项目才是“一带一路”的项目,欢迎大家广泛参与。中国财政部副部长邹加怡深表赞同。

  邹加怡认为,不管是发生在世界的任何国家,只要符合推进全球化的理念,就符合“一带一路”的精神。

  中国倡导、各国共建的“一带一路”,诞生于全球治理体系遭遇挑战的大背景下。未来的路该如何去修、如何去走?或许其它的分论坛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灵感。(记者朱敏 李昊 吴媚苗 张筱璇)

编辑: 曹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