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九九春来]2009 跨越南极“昆仑”

2019-02-10 11:18: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2月10日消息(记者刘飞)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时光进入2019年的春节,辞旧迎新的时节总是让人充满追忆过往、展望未来的情绪,回顾过去的春节,我们吃的是什么、和谁在一起、谈论什么话题,连起来就是生活变化的轨迹。今年我们还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庆典。在这样的一个中国年里,在又一个春天到来之际,中国之声推出系列报道《九九春来》,从个人记忆的角度,讲述1949、1959、1969……一直到2009年的春节往事。透过每十年一个的时间坐标,相信你也可以看到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路径。

  2009年春节,中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建成,首任站长李院生已经不是第一次在极地世界过春节。南极昆仑站和中国时差三个小时,没有了春节的热闹、温馨和烟火气,在南极冰雪世界里迎来的春节是什么样的呢?

  2009年1月27日,己丑年正月初二,中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建成。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之后,我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三个考察站。

  正值那年新春,参与昆仑站建设的中国第25次南极考察队队员们都是通过越洋电话才能拜年,而且会延迟几秒钟。

  因为中国农历新年通常都赶上我国南极科学考察队在南极期间,李院生说,排队用电话拜年、报平安,是在南极过春节的常态:“春节就是休息一天接着去干活了,带着铱星手机,在中山站就用中山站的电话,但是带宽不够,任务多的时候大概100多个人,每个人向家里的问候两三分钟,弄完以后,赶快给下面的人。第一个电话先给父母亲,然后是老婆孩子家人,等大家都把这波年拜完以后再来一轮,就是要把网络资源合理地用起来。”

  2009年,昆仑站的建设工作让那年的春节有些不一样。李院生说:“一个非常严重的事情就是把特别多、特别重的建站物资运上去,从中山站到冰穹A那个地方是1250公里,海拔从0到约4100米,这可不是开玩笑的。有些地方雪丘特别密集,没办法走,雪特别硬,履带车开上去撞到上面就像撞到石头上。”

  因为昆仑站采用钢结构建造,建站物资数量大、分量沉,把它们运输到冰穹A是个艰巨的任务。那里海拔4093米,极度缺氧,平均气温常年在零下30摄氏度以下,被称为“人类不可到达的生命禁区”。

  那次运输在海冰上遇险,有考察队员遭遇事故,死里逃生。李院生回忆说:“一开始就掉下去一辆车,压塌了海冰,好在我们老徐反应快,自己爬出来了。已经下到水里面起码五六米深,跳到副驾驶那边,赶快打开上面的窗户,再把旁边的窗户打开,水就进来了,然后(水)把他冲出去,命找回来了。这么小的希望被老徐抓住把自己救回来了,那次损失了一辆车。”

  这让接下来的运输难度更大,不得不重新分配物资,计算着节省燃料,加班加点折返运送。这之后,第二年再到昆仑站时,李院生对昆仑站的建成还有种不可思议的感觉。

  李院生说:“第二次26次队返回来的时候,车停了一会儿,我说我们这次队就要离开昆仑站了,大家回头看一下,看看我们那个站。那么多的建站物资、那么重的钢结构运到这里把它建立起来,感觉不可思议。这是在我们国家国力的基础上、支持上把这个事情做起来的。”

  昆仑站的建成标志着中国的南极考察实现了从南极大陆的边缘地区向内陆关键地区的跨越,对气候、冰川、天文等领域的观测、研究都有着独特意义。

  昆仑站的名字由网络征集而来:它建在南极大陆的最高处,而昆仑意味着高山,象征着制高点。

  让李院生难忘的“南极春节”还不止这一次。1997年,他随一支日本考察队在南极作业。那是他第一次置身南极,并且度过春节。

  李院生回忆说:“第一次到南极觉得那就是一个冰雪的世界。坐船去的,首先在冰山群里穿行,海也非常蓝,冰川是淡蓝色,景色非常好。到了那以后,把我们扔在冰盖上面啥也没有,感觉完全被抛弃了。1997年春节那天,我一个人在南极冰盖上挖雪坑,看了看表,北京时间20点了。我说,估计没有人想到1997年的除夕,大家看春晚的时候,有一个中国人在南极大陆上挖雪坑。”

  那一次李院生观察了南极内陆考察队的运行,参与了冰川研究,最后形成了一份大概3万字的考察报告。2个月时间,学习了人家30年的经验。

  这以后,在大多数人“有生之年”心愿清单上的南极,李院生去了11次。李院生表示:“不要看南极离得很远,它对一个国家有现实的意义。比如海平面的问题。我们说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气候变化的问题上,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谁回避都是不负责任的。”

  1980年,我国派两名科学家到南极度夏考察;1984、1985年间,我国第一次派出南极考察队;此后我国建立了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2018年出发,2019年这个春节正在南极考察中的是中国第35次南极考察队。

  李院生说:“从零开始,建立中山站在南极大陆上有了支撑点。然后,又增加了雪龙船;执行了首次北极考察;有了飞机,船载直升机、固定翼飞机;罗斯海这个地方又在建新站;现在做了‘雪龙2号’。真的就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现在成为了海陆空包括卫星多方位的考察保障、科学探索、科学观测和研究的体系。”

编辑: 杨璇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