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中国创建世界首批生物节律紊乱体细胞克隆猴模型

2019-01-24 07:53: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月24日消息(记者朱敏 吴善阳)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经常熬夜、生活不规律,是现代社会困扰很多人的问题。有很多研究表明,节律紊乱或睡眠障碍容易造成一些精神疾病,如双向情感障碍,抑郁症等的早期症状,但目前对于治疗这类疾病的有效药物很少,缺少与人类相近的动物模型是影响药物研发成功率的一个关键因素。

  2018年年初,中国科学院率先突破非人灵长类体细胞克隆世界难题,克隆猴“中中”和“华华”诞生。经过一年来的努力,近期,中国科学工作者们成功创建了世界首批生物节律紊乱体细胞克隆猴模型,表明中国正式开启了批量化、标准化创建疾病克隆猴模型的新时代。这将为人类带来什么福音?

  药物研发中,用小白鼠做实验是国际通用做法。小白鼠虽然为人类健康作出了突出贡献,但却很有局限。比如生物钟紊乱、抑郁症等精神疾病、脑疾病,很难在夜行性动物小白鼠身上反映出来。用与人类相近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做实验,理论上讲药物研发的成功率会更高。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院士说,猕猴的大脑结构与功能,各种认知功能、生理功能与人非常相近。

  但创建这种猕猴模型是困扰国际上致力于这项研究团队的难题。一年前,我国科学家首次成功研制出首例体细胞核移植克隆猴“中中”“华华”,开启了非人灵长类克隆的时代。不过,“中中”和“华华”都是健康的猴子,从应用价值上来说,不如基因修饰克隆猴那么大。

  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刘真介绍:“我们建立体细胞克隆技术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构建疾病的猴模型,前面的‘中中’‘华华’只是用正常的体细胞得到的克隆猴,那么到底用基因编辑过后的体细胞能否成功得到这种克隆猴模型呢?以前还没有被证实。另外,‘中中’‘华华’是用了早期流产的胎猴的体细胞得到的。那么,出生后的成体体细胞,是否也可以用来进行克隆猴的构建?也没有被证实。”

  在哺乳动物的大脑中有一个控制生物节律的“起搏器”,这个“起搏器”通过一系列节律基因调控昼夜节律,这些核心节律基因之一便是BMAL1。团队经过两年多的努力,首次利用CRISPR/Cas9方法,敲除了生物节律核心基因BMAL1,产生了一批BMAL1缺失的猕猴。

  这些猴子有没有表现出节律紊乱的症状呢?为此,等到半年后小猴断奶,研究人员就从多个方面开始观察基因敲除猴的生物节律。研究人员给猴子们佩戴了运动手环,可以随时监测到它们的昼夜活动情况。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洪钧说,他们发现基因敲除猴在夜间活动明显增多,可能出现了失眠症状。在很年轻的时候,这批猴子就出现了很突出的症状。比如,在昼夜节律方面,BMAL1敲除以后导致昼夜节律异常,晚上的活动增多,睡眠总体时间缩短了25%。

  此外,有很多研究表明节律紊乱或睡眠障碍容易造成一些精神疾病,如双向情感障碍,抑郁症等早期症状。张洪钧表示,从这次的研究可以看到,猴子表现出怕人,避免与人对视等问题。他说:“野生型的猴子在保育员进入的时候,对人是有好奇心的,所以它会关注人。然而基因敲除猴,只要有人开门或者是人进入,都会出现抱着头、非常担忧的一个状况,这很明显地显现出抑郁跟焦虑的表型。”

  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采集了一只睡眠紊乱症状最明显的BMAL1敲除猕猴的体细胞,通过克隆技术,获得了五只基因敲除的克隆猴。蒲慕明院士形象地解释为“拔毛变猴”:“这些猴子的体细胞来源是一只猴子,经过基因编辑之后,得到生物钟紊乱的各种症状,每一个细胞里面基因都是一样的,所以就可以做出一批(克隆猴)。我们做个最好的比喻,就是孙悟空身上拔毛之后,出来一批小孙悟空,科学神话一样的道理。”

  这批表现出节律紊乱的克隆猴模型将用于睡眠障碍、抑郁症等重大疾病治疗和药物研发,有助于缩短药物研发周期,提高新药研发效率,加快我国新药创制与研发的进程。蒲慕明院士表示,其还为脑认知功能研究、重大疾病早期诊断与干预迈出重要一步。他说:“在基础研究里面还有一个研究方向是做脑图谱,就是把大脑的网络全部解析清楚。做这个图谱我们将来也要用这个克隆猴,因为它遗传背景一样,得到这个数据可以整合分析。所以脑图谱的绘制也因为有克隆猴的技术可以大大推进。”

  “中中”“华华”的诞生标志着非人灵长类克隆时代的到来,而这批克隆猴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在非人灵长类模型制备技术上的领先,将促进中国整体科研实力提升,也是神经科学研究走向世界前列的历史机遇。

  蒲慕明说:“据我所知,MIT的团队已经在开始做克隆,日本的团队也在做克隆,但这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虽然我们的技术全是公开的,但是真正要达到我们现在的水平,还有一段距离,我原来估计是一年的距离。现在看来这个差距拉得更大了,因为我们现在更进了一步。”

编辑: 赵亚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