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广州新一轮“1+1+3”入户政策:放宽引进人才入户的年龄限制

2019-01-13 09:16: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广州1月13日消息(记者何源 何伟奇)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广州新一轮迁入户政策即将启动。在11日举行的广州市政府部门2019年第一场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全新的“1+1+3”入户政策体系公布,新政在引进人才入户、积分入户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变化。今后入户广州,不再将符合计划生育政策作为前置条件,学士、硕士、博士等学历类人才入户年龄将比之前放宽5岁。

  早在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的通知》,要求各地进一步拓宽落户通道,全面放开放宽重点群体落户限制。随后,各地陆续出台相应政策,通过对学历、就业、投资、社保年限等条件的调整,降低落户门槛,吸引人才。此次广州入户政策调整有何亮点?各地放宽落户限制,又都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广州新一轮“1+1+3”入户政策,不再将符合计划生育政策,作为户口迁入的前置条件。同时,放宽引进人才入户的年龄限制。学历类引进人才入户,年龄放宽5岁,并且简化人才入户办理流程。广州市发改委副主任邓宏永介绍,学士、硕士和博士分别从35、40、45周岁调整到40、45、50周岁;将普通高校毕业生接收和入户分离,简化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入户办理流程,在广州就业或创业的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可直接到公安部门办理入户。

  邓宏永表示,新政中,将特殊艰苦行业一线从业人员的入户类别,由“引进人才”调整到“积分制入户”的范畴。同时,制定了“引进技术技能人才职业目录”,吸引广州市产业发展过程中急需的技能人才。明确具体条件为创新创业人才,为产业集聚人才开辟新的入户渠道。

  值得注意的是,今后,广州市积分制入户将与来穗人员积分制服务管理对接,统一使用大积分指标体系;调整排名方式,将原来按缴纳社保时间排序,调整为按分数高低排序。使用统一积分指标体系,更便于分级享受入学、入住等公共服务。

  具体看,积分制入户的排名规则,是按照“积分制服务管理系统”核定的总分排名。若出现分值相同,则依次按照在广州市缴纳医保的时间、连续办理广东省居住证的时间进行排名。

  据悉,2018年度广州市积分制入户已于11日正式开放申请,入户指标明确为7000个,比2017年度增加了1000个。广州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服务促进处处长陈超介绍,申请积分的时间,需要在本月25日前要填报积分,包括申报积分调整。3月25日下午5点前,需要填报个人的申请积分入户的意愿。

  此外,同时出台的配套政策之一,《广州市户籍迁入管理规定》明确,没有规定住所的,可在居住证所在地所属的公共集体户入户广州。积分入户专家、户口网创始人余梁表示,公共集体户的推出,解决了入户广州“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基本上在每个街道,以街道为单位设立公共集体户,入了公共集体户之后,不仅仅户口有了落处,同时他还可以像普通家庭有房产的户口一样,可以享受购房的资格,小孩也可以去读公办学校等等,切实保障了他们入户后的公共服务权益的享受。”

  余梁表示,新一轮迁入户政策的推出,将有利于促进广州市人口发展、城市功能提升和产业转型升级相互适应。余梁说:“第一是对学历型人才引进的条件放宽了,普遍把年龄放宽了五岁;第二是对技能型人才设置了一些条件,紧扣广州市经济发展的需要,设定了一个人才引进目录;另外在积分入户这块也作了很大的调整,从往年社保积分的模式,变成了综合积分,可以让更多的人受惠。”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的通知》出台,提出到2020年,各地区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比2013年缩小2个百分点以上的目标,要求各地进一步拓宽落户通道,全面放开放宽重点群体落户限制。

  同年,深圳市出台系列政策,放宽落户条件。将纯学历型人才入户条件放宽至大专,技术型人才放宽至中专+中级职称。尤其提出,紧缺急需工种高级工,只要满足条件即可申请入户,不设指标数量限制。

  随后,厦门、杭州、乌鲁木齐等地陆续出台相应政策,通过放宽对年龄、学历、社保缴纳年限等条件的要求,降低落户门槛。就在一周前,海口市也明确,将放宽人才落户的学历、年龄等条件,凡是在海口有合法稳定就业的人员、符合相应条件,就可申请人才落户。

  一个城市的竞争力与人口流入尤其是人才的流入密切相关。余梁认为,面对又一轮城市竞争,广州也需要及时调整落户条件,激发城市活力,保持人才结构优势,为长远发展积攒动力。“吸引一些有一技之长的人才来到广州,可以快速地为广州作出贡献。还有一部分人群是在广州居住和就业的时间已经是比较长的,为广州基础经济工作作出很大贡献的人群,需要把他们留下来,就通过我们积分的入户办法,去留住他们。所以从人才的角度来讲,不管是引进还是留住,都是有促进作用的。”余梁说。

  盘古智库理事长易鹏表示,放宽落户政策,加快外来人口的市民化,会增加教育、职业等一系列消费需求,为当地经济发展创造较大空间。

编辑: 杨璇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