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京津冀地区雾霾15日起逐渐消散 专家:高湿、逆温等条件系重污染过程诱因

2018-11-15 07:34: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1月15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从本周一(12日)开始,京津冀以及周边地区正在经历一次大气重污染过程。街上的建筑物纷纷“隐身”,出行的民众也带上了各式口罩,相信不少人的微信朋友圈里都是一片“白茫茫”。伴随着采暖季的开始,雾霾卷土重来。

  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的数据,截止到今天(15日)早上6点,河北省石家庄市的空气为严重污染,天津、河北省唐山市、秦皇岛市、邯郸市、邢台市、保定市、沧州市、廊坊市等地区的空气为重度污染,北京市空气质量指数为195。

  根据中央气象台昨晚6点发布的预报,昨天(14日)夜间至今晨,京津冀及周边区域有轻至中度霾。其中,北京、天津、河北西部沿山地区及东北部、河南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中至重度霾。此外,从昨夜到今天上午,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和东北部、河南北部等地有大雾。

  本轮雾霾何时才能消散呢?据了解,今天白天到明天,西北向冷空气将开始系统性自北向南影响京津冀中南部区域。预计今天(15日)上午,北京市污染状况逐步缓解,午后北京市空气质量显著改善,河北中南部空气质量明显转好;今天夜间起冷空气开始影响京津冀南部城市,明天(16日)污染形势将彻底缓解。

  此轮重污染天气过程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组织专家会商进行了权威解读。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自发表示,大雾、高湿、逆温等极端不利气象条件是此轮大气重污染过程的诱因。

  王自发介绍:“湿度大、温度相比常年偏暖,逆温过程多,所以这次重污染天气来势猛,而且刚好这次静稳天气也在京津冀出现,污染物堆积。所以北京从中度污染到重度污染也就十几个小时。很多地方相对湿度都超过90%,有的地方也形成了大雾。这次(重污染天气的形成)过程是‘先累积,再传输’,造成了北京污染情况比别处要高一些。另外,虽然这几天天气相对比较暖和,但是很多单位都已经开始供暖了,所以污染物排放源要比往年多一些。”

  昨天,河北省召开本次重污染天气解读会。河北省环境应急与重污染天气预警中心预报员谷天宇介绍,从11月12日起,受高空气流影响,近地面逐渐转为南风,风力较小,气象扩散条件一般,河北省中南部和东部城市达到中度至重度污染。谷天宇说:“在这个形势的影响下,污染是以本地积累为主。到13日之后,高空受向上凸起脊区的控制,垂直扩散条件比较不利。(污染物)前期的本地积累再加上13日南风的传输影响,污染物在前期有一个积累速度比较快的过程。”

  针对这次重污染天气过程中大雾弥漫,能见度非常差的情况,河北省气象局环境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赵玉广同样指出,这与本次污染过程空气湿度大有密切关系。

  除了极端不利气象条件,此次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污染天气的出现,污染物排放量大才是主要原因。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指出,进入11月中旬以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部分城市开始采暖,城市供暖锅炉和农村地区散煤采暖炉具逐步启用,各地燃煤污染物排放开始增加。据估计,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进入采暖季后,二氧化硫(SO2)排放增加近50%,一次PM2.5排放增加约30%,尤其是作为PM2.5主要组份的有机碳排放增加近1倍。因此,多种污染物高强度的叠加排放是推高本次污染过程中各地PM2.5浓度的重要原因。

编辑: 高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