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宁夏人这六十年

2018-09-21 07:50: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银川9月21日消息(记者柴安东 许新霞 徐升)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综合实力迅速增加,民生福祉明显改善,初步奠定了“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

  1958年冬天里的一声火车汽笛,改变了工人王德连的命运。他从东部省份来到宁夏,从“零”开始创业。王德连说:“我们来的时候,石嘴山就没有多少本地人,都是外地人,全国各地啥口音都有,都是来支援宁夏的。那个厂子当时就是一片旷野,啥都没有。”

  这一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为响应党中央支援大西北建设的号召,他从河北省张家口市煤机厂来到石嘴山筹建矿务局机修厂,成为宁夏工业的第一代建设者。他们的汗水,伴随着宁夏优质的无烟煤催生了自治区第一度电、第一吨钢铁,宁夏工业经济实现了零的突破。

  2008年,石嘴山的矿机声稀了,成为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宁夏资源型经济的路子走到了头。

  2015年,一条路改变了宁夏共享集团青年工人张超的命运。他离开了黑乎乎的旧厂房,进入马路南边的现代化新厂房上班,使用铸造3D技术打印模具。他说:“在北边的时候,要面对的是大量体力劳动,环境也是很差的。南边的工厂我来上班,是干干净净的。”

  科技创新让宁夏工业经济实现了一个个“零”的突破,宁夏人开始认识到,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

  李进勇刚开始搞养殖的时候,他所在的六盘山区固原市杨河村生态还很恶劣,生活还很贫困。

  如今的六盘山,山上有林,林下草深。党的十九大以来,宁夏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实施精准扶贫,到去年底,宁夏贫困人口已从七年前的100多万减少到不到24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5.5%下降到6%,贫困地区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不到4200元增长到8300多元。

  银川市镇北堡镇团结村的回族农民杨德明和汉族农民马永刚,20多年前分别从贫困山区移民搬迁到这里。因为常在一起打工,就凑成了一对合作挣钱的“黄金搭档”。这对回汉兄弟刚搬迁来时都很穷,现在两家的年收入都在十几万元。党的十八大之后的这几年,宁夏人得到的实惠最多。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2012年的不到两万元和七千元增加到去年的接近三万元和一万多元。

  宁夏,这个680万人口、面积6万多平方公里的小省区,已经变成了一个让创业者心仪、旅游者向往的生态花园、旅游胜地。来自美国的护理学博士唐娜就是其中的一位,她说:“这里的文化、美食、历史,还有这里的人都很棒,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都很美,一切都这么让人着迷。我喜欢这里,我爱宁夏。”

编辑: 昌朋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