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先生]陆俭明:不做庸人

2018-09-12 08:08:00来源:央广网

  

 

  编者按:先生,不仅是一种称谓,更蕴含着敬意与传承。可堪先生之名者,不仅在某一领域独树一帜,更有着温润深厚的德性、豁达包容的情怀,任风吹雨打,仍固守信念。在市场强势奔袭的时代,先生们还需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为后生晚辈持起读书、做人的一盏灯。

  中国之声推出特别策划《先生》第三季,向以德性滋养风气的大师致敬、为他们的成就与修为留痕。今天推出第三篇:《陆俭明:不做庸人》。

  

  陆俭明肖像图。(中国之声编辑 孔颖 绘)

  央广网北京9月12日消息(记者解朝曦)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陆俭明,语言学家,1935年出生于江苏吴县。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后留校任教。曾任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会长、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现兼任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委员。投身现代汉语研究近60年,在现代汉语句法、现代汉语虚词、对外汉语教学等方面颇多建树,在学界被誉为20世纪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之一。

  陆俭明:首先要学会自己战胜自己,不做庸人。有个成语叫庸人自扰,一点都不错。另外对别人要多包容,多宽恕,这样就能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

  在陆俭明家中客厅的一角,几束风干的花束隐约散发着幽香。学生们送来的鲜花风干后成为家中一景,与一摞摞直抵天花板的书籍相映成趣。83岁的陆俭明先生,行走腰板挺直、声音高亢洪亮。谈吐之间,严谨而不失幽默,眼中流转着孩童般的纯真。“好多人都问我,这身体怎么保养的?吃什么保健品?我说我从来不吃保健品。第一个是生活规律,第二个是睡眠好,更重要的是心态(平和)。什么都想开、想透、想穿。”陆俭明说。

  

  图为陆俭明和夫人马真。(央广记者 江晓晨 摄)

  1955年,本致力于清华电机系的陆俭明服从调剂,考入了北大中文系,大三又服从安排进入了语言专业。很快,他就在语言研究上展露出了过人的才华。1958年,陆俭明和同学一起编纂出版了《汉语成语小词典》,成为那个年代中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工具书,后经多次修订,至今发行上亿册。1959年在《中国语文》上发表了《现代汉语中一个新的语助词“看”》一文。在外人看来枯燥无味的语言学,他却能乐在其中。他说,研究的乐趣就在于能够不断地发现问题,发现问题以后细心地去研究、分析,最后解决了。这个过程会给人一种成就感。

  1960年毕业留校后,陆俭明开启了语言学的研究和教学之路。那时每个班都有近百人,也不用扩音器,好在他是“大嗓门儿”。如何能把艰涩的现代汉语准确无误地传递给学生?陆俭明说,北大中文系朱德熙先生对他影响深远。他曾问朱德熙先生,“我们都感觉到听您的课,简直是一种艺术的享受。您能不能告诉我讲课有什么诀窍没有?”朱德熙先生听到他这话笑了一下:“有什么诀窍啊?”停了一下,说了一句使他一辈子都忘不了话——“不过有一点很重要,要多从学生的角度着想、考虑。”

  

  图为上世纪60年代现代汉语教研室教师与进修教师合影。(后排左三为陆俭明,前排左三为陆俭明的老师、古文字学家、语言学家朱德熙)(照片由陆俭明1999级博士生、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张璐提供)

  “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这句话陆俭明铭记在了心里。70年代末,北大迎来“文革”后第一批经高考录取的大学生。为了让学生多做练习,陆俭明学会了刻蜡板。至今,很多学生仍保留着当年他亲手刻的练习和标注的批语。

  陆俭明的爱人马真回忆:“(那时)我们的现代汉语不光是教,而且还做练习,你先要把你的练习准备出来交到系里,系里安排专门刻蜡版的人给你刻,(陆俭明)他(让学生做)的练习特别多,他就自己学会刻蜡版。”

  陆俭明的课,在中文系荣登最受欢迎之一。1996年,他牵头申请的《现代汉语》教材荣获国家教委教材一等奖;2003年,由他主持的基础课程“现代汉语”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同年9月,陆俭明荣获中国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尽管如此,他仍是习惯把自己称作“北大教员”。

  “他说,‘我就是一个教员’。他背着一个双肩包,这个黑色双肩包用了很多很多年了。大步流星地走到讲台,把双肩包往窗台上一放,从里边拿出一大摞讲义。”陆俭明1999级博士生、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张璐告诉记者。

  

  2003年,陆俭明荣获中国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照片由陆俭明1999级博士生、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张璐提供)

  学生张璐说,陆先生最让学生们钦佩的是,在知识面前从来不耻下问,经常向学生求教。

  “在学术上我们是平等关系,不要以为我是老师,学生都得听我的,不能那样。我们这个课要经常讨论,讨论就要发表不同的意见,有不同想法都要来谈。脸皮要厚,所谓‘脸皮要厚’就是不要怕露怯。学术的前进,就是不同观点的碰撞,发出火花。”陆俭明说道。

  

  图为陆俭明讲座。(照片由陆俭明1999级博士生、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张璐提供)

  作为语言学家,陆先生对语言现象非常敏感。比如进饭店用餐,服务员问:“请问几位?”就餐者往往脱口而出:“我们三位。”普通人听到这些通常不会多想。但陆先生却敏锐地注意到,量词“位”含敬称的语意,不能用于说话人自身。他特地在饭店门口调查,发现151拨顾客在答话中用了“位”,只有12拨顾客用了“个”。最终他从量词“位”的用法变异,总结出了汉语的“应答协调一致性原则”。

  在陆俭明看来,学术研究一定要扎扎实实做两个工作,一是继承,“对我们老祖宗的东西要好好继承;二是借鉴,所谓借鉴不(只)是某一个学科的,别的学科也要去吸收,要借鉴。”

  语言是人类文化传承的载体。陆先生的一个研究重点就是对外汉语教学。2002年,他被推选为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连任两届。他始终认为,“对外汉语教学是国家的、民族的事业”,“开展汉语国际教育为的是修建一座座从世界各国通向中国的友谊之桥——汉语桥”。

  “我们常听(有人)说,(国际上)一开会都是英语,汉语现在没有话语权。怎么解决汉语话语权问题呢?”陆俭明说,“第一,要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学中文。第二,光学口语不行,必须学书面语。口语学了以后虽然会讲,但是不会看、不会写。另外,汉语真要走向世界,国人的形象、国家的形象非常重要。”

  【记者手记】

  我是记者解朝曦。陆俭明的学生曾这样评价他:“他的眼睛里闪着一种光,一种因为思考而喜乐的光,一种因为求得真知而安心的光。”

  与先生交谈,望着他眼中的光,听着他娓娓道来,纵然心间有万般浮躁,也像被清凉纯净的水浸润,变得安然。陆先生说,最喜欢屈原在《离骚》中的一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世事浮华,他抱着求索的心,甘坐冷板凳,守旧书斋,这一守便是近60春秋。无论是当年一家三口挤在11.8平米筒子楼时,还是如今已年过八旬仍坚守在学术一线,陆先生探索和求知的心从未停歇。

编辑: 赵亚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