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见证]杨扬:冰雪让更多人感受快乐

2018-07-05 07:38:00来源:央广网

  编者按:1978年,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在这场深刻改变中国、深刻影响世界的伟大变革中,有多少波澜壮阔的征程,有多少值得铭记的时刻?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踏着改革开放40周年的历史轨迹,寻访到很多重大历史事件的亲历者,记录他们的回忆、他们的思考、他们的展望。

  回望历史,是为了汲取继续前行的力量。中国之声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报道《见证》,今天推出《杨扬:冰雪让更多人感受快乐》。

  央广网北京7月5日消息(记者朱宏源 张闻)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杨扬,1975年出生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8岁起开始接受滑冰训练,1995年进入国家队。2002年,杨扬夺得冬奥会女子短道速滑500米比赛的金牌,成为中国第一位冬奥会冠军。在整个运动生涯里,她一共获得过59个世界冠军,是获世界冠军最多的中国运动员。2006年退役后,杨扬继续活跃在赛场外,担任国际奥委会委员、国际奥委会妇女与体育委员会委员、世界反兴奋剂委员会委员等职,从运动健将转型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推广人、形象大使,并在北京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杨扬出生于黑龙江冰雪城市佳木斯,天生就有踩着冰刀奔跑的基因,这使她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8岁时被业余体校的教练选中,从此开始了冰雪运动。

  杨扬回忆说:“第一次上冰,我还记得自己上去以后踝关节就能立得住,当时教练挺惊喜,就夸了一句‘看这孩子脚腕子蛮硬的’,那一句话对我来说非常关键,忽然间就觉得自己很特别。”

杨扬接受央广记者张闻采访

  改革开放让中国融入世界,体育发展也是重要象征之一。在杨扬开始其“冰雪奇缘”的1984年,中国代表团时隔多年,再度出现在奥运会的赛场上,那是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许海峰的枪声、李宁的英姿、女排的神勇,向世人宣告着中国改革开放后朝气蓬勃的面貌,而这一连串的体育明星,成了当年人尽皆知的大众偶像,也在幼小的杨扬心中埋下了希望的火种。

  杨扬告诉记者,一开始她的决心就是以后要当优秀运动员,那时不知道这条路有多远,也不知道世界有多大,但还是在那么小的年龄就树立了那样的理想。“我记得我滑冰那年正好是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女排当时是奥运冠军,非常鼓舞人心,就觉得特别想像她们一样,到外国去拿成绩。”杨扬说。

  作为专业运动员,年仅9岁杨扬就参加了人生中第一次全国比赛。此后,凭借过人的冰上天赋和不懈努力,杨扬15岁夺得3000米速滑全国冠军,并于1995年入选国家队,从此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为国效力生涯。

  带着几代中国冰雪人的期望,2002年,杨扬参加于美国盐湖城举行的第19届冬奥会,在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决赛中获得冠军,实现中国冬奥金牌零的突破,并在之后举行的世锦赛上实现女子个人全能项目六连冠,职业生涯就此达到巅峰。4年之后的都灵冬奥会上,杨扬再次出征,获得短道速滑女子1000米的铜牌。即便是冰雪奇才也抵挡不住岁月侵袭,已是31岁的她不得不面临退役。杨扬觉得,自己要成为一个稀缺资源,要能够把握自己的未来。

  中国体育要想在国际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拥有更多话语权,就必须有代表人物在国际体育组织当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尤其是中国曾长期处于弱势的冰雪项目。退役后的杨扬没有走上当教练的老路,而是活跃在各个国际组织之中,继续在国际体育舞台上发挥影响力,成为中国体育的靓丽“名片”。其实只有杨扬自己知道,这华丽转身的背后并不容易。

  杨扬坦言,1999年她第一次去开会,一句英文也不会,第一次坐在一个和国际滑联主席、理事、秘书长面对面的桌子上,连问问题的能力都没有。她说:“因为自己一句都没有发言,觉得有些尴尬,我就跑去问国际滑联主席,我应该怎么做运动员委员会的委员。主席说你应该告诉我,他说你代表运动员,你知道运动员需要什么,你要告诉我我应该怎么做。我自己站在那发呆,原来是这么回事。”

  多年的国际体育组织工作经历,开朗的性格,流利的英语,出众的工作能力,让杨扬在国际体坛结交了许多朋友。2010年她参加国际奥委会委员的选举,以89票赞成、5票反对的绝对优势当选,成为继何振梁、吕圣荣、于再清后第四位来自中国大陆的国际奥委会委员。

杨扬

  据杨扬介绍,2008年,国际奥委会就希望能够提名一位来自亚洲的女运动员,最好是冬季项目的,机缘巧合下,加上几年前她一直都非常积极,因此后边给她派的活也很多,为她打开了一个非常不同的世界,又跟体育相关。

  举办奥运会被认为是和平时代一个国家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重要象征和标志,为了实现举办夏季和冬季两个奥运会的梦想、更好地发展冬季体育事业,我国决定以北京名义与张家口联合申办2022年冬奥会。担任国际奥委会委员,又是中国冬奥会金牌第一人的杨扬自然责无旁贷。2015年7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她说,当作为北京申冬奥代表团一员进行陈述时,又像是回到了赛场的起跑线,而这种紧张还要更浓烈。

2015年7月31日,国际奥委会委员、冬奥会短道速滑冠军杨扬作为北京申冬奥代表团成员进行陈述

  杨扬表示,自己当时作为国际奥委会委员,又是运动员代表,是必须要参加新闻发布会的,所以要有充分的准备,对于各个层面要很熟悉,对一些特别刁钻的问题也要做好心理准备。到最后在吉隆坡陈述时更加紧张,整场下来比较顺利。在她看来,最重要的还是对国家的信心。

  当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说出“北京”的一刻,北京申冬奥代表团坐席上的人群像火山迸发一样,瞬间跳动起来,欢呼足足持续了3分钟。而此时怀着7个多月身孕的杨扬,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

北京申冬奥成功后杨扬在会场内接受央广记者采访

  在国际组织中为中国争取国家权益的同时,杨扬从未忘记自己曾是一名冰雪运动员。从2008年、2013年的两届全国人大代表,到今年当选全国政协委员,她一直致力于为运动员鼓与呼。运动员选拔机制公开透明、退役运动员转型、学校体育……杨扬的关注点大多来自多年工作生活的观察,希望运动员能够获得更多尊重、赛场内外都能够得到更加公平的待遇。

  2010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杨扬提出关于运动员选拔制度公开、公正、透明的建议,这源于她当年的亲身经历。杨扬认为,竞技体育在公平、公正、透明的问题上,可能某种程度来讲比金牌还重要,尤其在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比金牌的重要性大得多。

  从1984年亮相洛杉矶奥运会以来,中国代表团从未缺席过任何一届奥运会,在运动项目上越来越出色的表现,已成为改革开放后大国崛起最好的印记之一。如今“唯金牌论”的年代正逐渐过去,竞技体育不再是衡量国家体育发展的唯一标准,全民健身更是被提到与奥运战略一样的高度。

  杨扬说,只有超脱了输赢的努力与快乐,才是体育最大价值的体现。从全民健身的角度来看,很多普通人去跑马拉松,向自己的极限挑战,且享受这个过程,这是十几年前不可能出现的。人们可以通过不断地自我提升,找到愉悦感和自我认同感,这是体育非常关键的一种价值。

  见证者说

  杨扬:作为冰上运动员,我有幸见证和参与了中国体育过去的变化和未来的发展。作为2022北京冬奥组委运动员委员会的成员,我还有另外一个梦想,希望能够让2022北京冬奥会为来自全世界的运动员留下最美好的回忆,让来自全世界的运动员都能为2022北京冬奥会代言。

编辑: 张潇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