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将实施 加快补齐大气环境短板

2018-06-21 07:30: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6月21日消息(记者杜希萌)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2013年6月,国务院确定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五年来,在各地区、各部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大气十条》圆满收官。但是,长期以来的粗放式发展,导致当前大气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如何加快补齐大气环境的短板?

  上周,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实施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要求通过三年努力进一步明显降低细颗粒物浓度,明显减少重污染天数。国新办昨天(20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生态环境部作为主管部门,介绍了有关《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具体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未来三年的蓝天幸福感如何构建?

  作为《大气十条》的衔接文件,即将实施的《三年行动计划》在污染防治目标、重点区域范围、治理措施强度等方面都有所“升级”。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介绍,按照《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到2020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要比2015年下降15%以上,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要比2015年降低18%以上,这就要求未来的污染防治措施要更有针对性。

  赵英民指出,在目标方面,聚焦当前环境空气质量超标最为严重的PM2.5;在重点区域范围内增加了汾渭平原,京津冀区域调整为京津冀大气传输通道“2+26”城市;在重点措施方面,主要是基于源解析的结果,重点抓好钢铁、火电、建材等行业以及“散乱污”企业、散煤、柴油货车、扬尘治理等领域。

  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扩大,尤其是汾渭平原的“提名”,意味着山西、陕西、河南、安徽、江苏、山东更多城市将被纳入到区域协同污染防治的“队列”中。赵英民说,汾渭平原仅次于京津冀区域,是我国PM2.5浓度第二高的区域,同时又是二氧化硫浓度最高的区域。煤炭占能源消耗的比例接近90%,较全国60%的水平高出30个百分点,钢铁、焦化企业还不能实现稳定达标排放,亟需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

  《三年行动计划》还明确,要有效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继续实施重点区域煤炭消费总量控制。

  数据显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2016-2017年完成“煤改气”347万户,“煤改电”127万户,未来散煤替代的范围更将扩大到整个平原地区。如何确保“增蓝天”不会影响“供暖民生”?赵英民特别强调,清洁取暖必须“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赵英民介绍,去年冬季京津冀地区PM2.5浓度实现大幅降低,散煤治理贡献率约达30%-40%。《三年行动计划》要求集中力量推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还有汾渭平原的散煤治理,到2020年采暖季之前,要在保障能源供应的前提下,基本完成平原地区生活和冬季取暖散煤替代。在天然气使用方面,新增天然气要优先用于城镇居民和大气污染严重地区的散煤替代,确保老百姓用得上、用得起。进一步督促指导各地,先改造,在清洁取暖没有落实之前,不拆除原有取暖措施。

  这个要求也同样适用于工业源等其他污染防治措施。赵英民说,在《三年行动计划》执行中,不做“一刀切”,但要确保每项措施不打折扣,落实到位。

  此外,针对机动车污染问题,《三年行动计划》的治理重点将主要聚焦污染较重的柴油货车,明确提出要制定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同时对油品提出升级要求。赵英民表示,就柴油车方面,文件主要提出,对新车加强监管,防止生产排放不合格的车辆。在油的方面,从明年开始实施国六汽柴油标准,实现车用柴油、普通柴油和部分内河船舶燃用油“三油并轨”。

编辑: 张潇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