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见证]胡楚生:外贸大国的胸怀

2018-06-14 07:24:00来源:央广网

  编者按:1978年,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在这场深刻改变中国、深刻影响世界的伟大变革中,有多少波澜壮阔的征程,有多少值得铭记的时刻?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踏着改革开放40周年的历史轨迹,寻访到很多重大历史事件的亲历者,记录他们的回忆、他们的思考、他们的展望。

  回望历史,是为了汲取继续前行的力量。中国之声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报道《见证》,今天推出《胡楚生:外贸大国的胸怀》。

胡楚生接受央广记者张明浩专访 央广记者 江晓晨 摄

  央广网广州6月14日消息(记者张明浩)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胡楚生,1941年出生于湖北,1965年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外经贸工作,曾担任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主任、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即广交会第八任秘书长,参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初期外贸体制一线改革工作,组织并完成广交会首次“分期举办”和新展馆筹建工作,为“广交会”后续发展并更名“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打下坚实基础。

  上世纪五十年代,刚刚成立的新中国面对着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和货物禁运。为了打破封锁,发展对外贸易,换取国家建设急需的外汇,1957年,中央政府决定在广州设立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周恩来总理亲自定下展会的简称——“广交会”。

  广交会迅速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渠道,从1965年起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其年出口成交额占全国外贸年出口总额30%以上。同年,胡楚生大学毕业,进入当时的对外贸易部一局。这是他35年外贸机关工作的开始。

  胡楚生表示,广交会是我国建国初期基于当时的国际形势,在中国南大门为中国对外经济联络打开的一个窗口,特别是为争取外汇创办的一个交易会。

  1978年前后,胡楚生在摩肩接踵的交易会上窥见了我国外贸体制的渐变和巨变。

  胡楚生介绍,外贸体制改革包括很多方面,就合乎外贸经营权这一项而言,原来只能由外贸专业总公司从事进出口业务,比如中国粮油食品公司,总揽着中国的所有粮油食品进口业务。当时交易团就是各个专业总公司组团来交易会,其他人只能在它们下面工作。改革开放以后,大家都有了经营权,都可以参加交易会。胡楚生当时就感觉交易会成了香饽饽,大家都愿意来。当时交易会展馆里的酒楼、电影院、商场全部都改成展会,只为一心一意办好交易会,这是形势需要。当时的情形给人一种感觉,即改革的浪潮推动了交易会的发展。

  胡楚生回忆道,体制改革从1980年前后开始。因为改革开放的过程需要时间。不仅放开经营权,最后还把审批制改为“登记备案制”。在此之前,若没有外贸进出口经营权,则无法从事外贸进出口行业。

  打破外贸行业垄断后的广交会,逐步形成万马奔腾的大经贸格局,开拓海外市场也成为许多中国企业的共同愿望。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广交会组展方式实现“省市组团,商会组馆,馆团结合,行业布展”的实质性改革,极大调动了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和商会参与广交会的积极性。1994年,第75、76届广交会,成交均突破百亿美元大关。

  胡楚生表示,尽管1994年形成“省市组团,商会组馆,馆团结合,行业布展”,但如果把突破点定位于1994年也并不准确,因为1994年以前,比如1993年,机械设备公司、工贸公司已经进入,组展方式是一步一步慢慢推进的,包括改革推进过程,同样需要时间。

  从1994年第76届到2001年第90届单期办展的最后一届,广交会展位增至8153个,增长92.4%。此时的胡楚生,是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主任、广交会第八任秘书长。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教科书中说,“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而对于处于外贸一线的人而言,迎面而来的是敞得更大的家门、往来更频的客人。就广交会而言,8000多个展位已经完全无法满足开放需要。此时,胡楚生当家广交会期间最重要的决策之一产生了——广交会“分期举办”。

  胡楚生回忆说,2002年开始分期举办,因为自从2001年中国入世,中国要扩大开放,加上前期改革的积累、对外贸进出口积累的需求已经开始堆积,这些都需要参展,展位已经不够。原来是把展馆内酒楼、商场都改成展位,但是在入世这一节点上、中国需要扩大开放时,大家都感觉是“螺蛳壳里做道场”,做不大。然而新馆无法突然建成,于是当时想出一个办法,叫“分期举办”,一分为二。总而言之,中国扩大改革开放的决心和外界对中国的期望值促使广交会必须推进“分期举办”。

  胡楚生表示,这是整个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导致的结果,而该结果在交易会上体现出来。后来新馆的建成十分顺利,既没有集资,也没有贷款,因为这是水到渠成、按经济规律办成的事情、形成的结果,那时中国已经成贸易大国。

  对于广交会而言,“融入世界”的承诺,远不止举办规模这一项。

  胡楚生说,入世以后,要扩大开放。分期办展后,广交会思考要向专业化办展方向发展。当时,广交会考虑办个品牌展区,把好产品推介出去,同时举办知识产权讲座,因为当时已经按照世贸规则运行,需要打击假冒伪劣。

  记者:入世的一些新举措、新变化第一时间在广交会上有所体现?

  胡楚生:对。以前都是单纯的成交,现在成交过程中知识产权局已经介入,这都是配合入世开展的工作。

  60多年前为新中国冲破经济封锁而设的展会,乘着改革开放的风一路成长至今,已经有了令世界瞩目的大格局,成长为综合性和专业性兼具的国际贸易盛会。

  胡楚生介绍,从2007年第101届开始,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变成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加了一个“进”字说明中国在国家经济平台上,在扩大产品出口的同时,愿意拿出很多地盘,欢迎世界各国的朋友们把他们的产品输送到中国来,向中国出口。这是一个贸易大国的大国担当。中国要发展,也需要世界各国的朋友共同致富、共同发展,这是从中国的交易会角度体现我国作为贸易大国的宽大胸怀。

  从一届两期、两馆两期到一届三期,从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到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胡楚生和后继者们在广交会上看见不同盛况,体会相似的骄傲。

  见证者说

  胡楚生:习近平主席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大家共同发展。专门搭建一个平台,欢迎世界各国推销他们的产品,这是一个大国才能做出的事情,没有实力、没有胸怀无法做出。今年11月,我国要在上海举办一个中国进口博览会,更表明中国开放的心态。可以看出,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每一步都在交易会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编辑: 周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