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苗寨老师守护三代人绝壁求学路31年 记者见证搬迁前“最后一课”

2018-05-11 09:12: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毕节5月11日消息(记者张兆福)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在贵州省黔西县金兰镇瓦房村,有一座悬挂在800米峭壁上的苗寨,悬崖下的鸭池河阻隔了他们和外界的交流。一江之隔,天壤之别。为了孩子们外出求学,这里唯一的教书先生杨绍书带领苗家人开辟了一条“天路”,直达崖顶。几十年间,杨绍书在这条崎岖的山路上往返近4万公里,护送200多个孩子的上学路,一直把他们送出大山。

  近日,黔西县启动了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哈冲苗寨将整寨搬迁到县城。央广记者记录了杨绍书和孩子们搬出大山前的最后一次上学路和最后一堂课。

  课堂上,杨绍书老师穿着蓝紫色的长袍,一双胶皮雨靴,满裤腿儿的泥巴。他今年57岁,肤色黑黄,满脸沟壑,是个矮瘦的苗家汉子。

  在金兰镇华山小学教室外海拔1000多米的山崖边上,四周望去,层层的大山,江水阻隔。从杨绍书生活的哈冲苗寨到这里,孩子们每天要往返翻过8公里山路。不过,这样的上学路就要结束了,这是杨绍书给孩子们上的最后一堂课。哈冲苗寨被列为国家易地扶贫搬迁对象。不久,杨绍书和寨子里的几个学生要搬到黔西县第十小学。

  哈冲苗寨的路究竟是怎样的?记者从鸭池河乘船出发,前往哈冲苗寨,记录下他们搬出大山前的最后这一次上学路。

  凌晨4点,记者出发前往一个叫大船边渡口的地方。雨里看,扭曲、狭长的盘山公路就像一条倾泻山谷的瀑布。从渡口坐船,沿着近百米深的鸭池河往下走,才能看见隐秘的苗寨。两岸高挂的峭壁笔直地扎进河里,杨绍书和孩子们就生活在这半山腰儿上,进退两难。

  记者:师傅我们到了吗?

  船家:到了。

  记者:今天路好走吗?

  包村书记王明发:不好走,上坡要比下坡好一点,下坡比较滑。

  从河谷向上艰难地爬了近半个小时,7点半,记者终于来到了寨子里。杨绍书正带着8个孩子们准备从这儿出发,爬山赶去学校。

  杨绍书家的两间茅草房渗着雨水,窗户被钉上了一层塑料布,房梁上挂着昏黄的钨丝灯,黑漆漆的。1977年,杨绍书的第一个“私塾”就开办在这里。寨子里全都是苗族,以前只懂得苗话,汉语是从他这儿学来的。

  越往上山路就越窄,不能并排走,队伍只能拉成一条线,缓慢地向上爬。

  记者:你叫杨涛是吗?累不累啊?

  孩子:不累,因为走习惯了。

  记者:像今天的路是不是挺难走?

  孩子:不难走。

  记者:今天都不算难走啊?

  孩子:嗯!

  雨中光秃秃的石块非常滑,杨绍书跟孩子们却早已经习惯了。

  记者:有没有摔过跤啊?

  孩子:摔过。

  记者:疼不疼啊?

  孩子:不疼……

  其实,脚下的这条路很宝贵。此前,山路两侧的灌木丛长满了荆棘,是杨绍书带领村民拿锄头和镰刀开凿了这条“天路”。来到危险的路段,杨绍书只能把孩子们一个接一个背过去,就这样坚持着,护着三代人走了31年。

  杨绍书:不管天晴下雨、上学放学,我都是这样走,也不觉得累,因为希望孩子们走出大山,这是我的愿望。

  记者:有多少孩子跟您这样走出去了呢?

  杨绍书:每天都有七八个和我在一起,送出去了几百个。

  记者:都还记着他们的名字吗?

  杨绍书:记着!我教了三代人,他的爷爷我教,他的父亲我也教,现在,孙子也是我教。

  记者:那是学校吗?

  杨绍书:是。

  记者:学校的条件还可以。

  杨绍书:可以滴!这里条件好。

  9点,终于到了。一场雨也刚巧停了。平坦的一块儿空地中间立着崭新的教学楼,这就是华山小学。山上生活的孩子们知道哈冲苗寨的出山路有多难走,期盼他们从那里走出来,但一起读了三年书,心里又舍不得他们离开,抹着眼泪,给他们送礼物。

  杨绍书:我和我哈冲寨的几个山里的学生马上就要搬到黔西县,这是我给同学们上的最后一节课。最后同学们还有哪些话要对老师讲?

  杨超:老师,我舍不得你,能不能再回来?

  杨绍书:要来要来,不要哭!同学们不要哭,你一哭老师就要哭起来了,不要哭。

  杨绍书说,从这儿搬走是他一生的梦想,要走了却又觉得留恋。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给他们,题目是“我的家乡”。不满10岁的孩子竟也懂得乡愁,上面这样写着“从这里走了,就再也看不见美丽的风景了。”

  杨涛:我写我的家乡到了春天树发芽,花开得很美丽,我们都很喜欢我的家乡。可是我们要走出大山,因为放学上学的时候(杨老师)要一个一个的背下来......

编辑: 高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