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静观·拾微]一封家书

2018-03-06 08:44: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3月6日消息(记者沈静文)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7岁的杨家祺是贵州铜仁印江县木黄镇荣光村人。在流出人口占户籍人口近三成的铜仁,和他一样的留守儿童并不少见。

  杨家祺说:“我要去厦门找妈妈,我已经一年没有见妈妈了,我想她了。”

  方寸白纸,写不下“杨家祺们”对妈妈的想念;妈妈们的回信里,则要咽下为生计奔波、为分离折磨的眼泪。这样的妈妈何其多,比如来自安徽的全国人大代表刘丽,她曾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最美洗脚妹”。

  刘丽告诉记者,自己爸妈60多岁了,弟媳妇跟自己的弟弟都出去打工了,家里2个老人带4个孩子,像这样的家庭很多。她说自己也没办法,也是把孩子丢在老家外出打工,最多过年时见一下。

  留守儿童、留守老人,故乡见证三代人分离的痛楚。如果团聚,在哪儿团聚?刘丽说,全家人在城市生活,自己无力负担成本;回到农村则意味着收入断流,“家门口都是种地的,你去哪里找工作?你干农活的时候人家也在干农活,你闲的时候人家也在闲。没有工作可做、没有工作可找,以现在的生活要求,不出去打工肯定不行的。”

  距离她仅仅300多公里,浙江德清县五四村则是另一种故乡。景美、人和、民富,家家住别墅,2017年农民人均收入超过4万元……全国人大代表、五四村党总支书记孙国文自豪地说,村里没有留守儿童。

  孙国文介绍,这里美丽乡村建设得很好,现在人们都回家创业,在自己家里搞民宿、搞乡村旅游。如今由回家创业的人开办的较高端民宿有将近30家,这些回家创业的人都是本科以上学历。

  五四村可以,其他村也可以吗?省份之间,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截然不同,五四村的先进,是“天帮忙”还是“人努力”?来自东部地区的经验,如何拓进中、西部的土壤?孙国文直言,比“基础”更重要的,在于“意识”,“比如土地问题,我们2000年土地就实行了百分之百流转。有的村到现在还没这个想法。农村产业要兴旺,没有一些效益规模很好的农业注入到村里面去,怎么谈得上?”

  要留得住人,必须赚得到钱;农业效益要提高,土地流转、规模经营,这是城市一代同样耳熟能详的发展路径。对效益的追求中,人们执着守着乡土的父母、兄弟,是否就此被甩在现代化的“高铁”下?全国人大代表、中央农办原主任陈锡文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而在这个重要的顶层设计中,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持小农户,不可偏废。

  陈锡文指出,所谓现代农业,不是简单地把大批小农户消灭掉,把土地都集中给少数人以提高效益,而是要想到,这样效率是提高了,但是被迫离开土地的农民,他们靠什么生存、靠什么发展?小农户存在,其自身的能力难以利用现代化的技术装备,怎么办?就要通过社会化的服务去衔接。

  家门口的工作,来自土地给养,更来自双手创造。过去十年里,全国人大代表、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徐家坳农民石丽平在武陵山区推动“锦绣计划”,培训绣娘上万人。3800多名返乡务工人员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石丽平说,就是看到留守儿童才来做这件事,都去外面打工挣钱了,小孩都没人管。她说:“整整十年,其实我们迈得很艰辛,但是慢慢看到了希望,很多家庭的小孩不缺父爱和母爱了,我觉得我们做到了双丰收。”

  “妈妈,我想你。”这家书动人,但天下母亲都盼望,这样的分离再不会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幕已启,这一次的改革,不为“更快”,只为更好的相聚、更美的乡愁。

编辑: 张潇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