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春节异乡人]不是家乡却是团圆

2018-02-17 09:04: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2月17日消息(记者周益帆)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意味着团圆。但是在这个团圆的日子里,总有一些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他们或坚守工作岗位、或身处异国他乡……中国之声在节日期间推出特别策划《春节异乡人》,感受这些异乡人的春节冷暖。

  贾俊伟、王燕2015年末从山西高平老家来北京打工,2018年,是他们在这里度过的第三个春节,人在北京,心在家乡,十四岁的儿子昊天是他们最大的牵挂,中国之声此前的特别策划《爸爸妈妈我来啦》,记者陪伴昊天前往北京,与父母团聚。这个春节,他们如何度过?

  北京良乡,是贾俊伟、王燕夫妻俩工作和生活的地方,中心区域一个小型购物中心地下美食城的水吧里,后排依次排列着榨汁机、可乐机、热水机,前排有爆米花、银耳汤和瓶装饮料:

  一个人收银,另一个人做饮品。这个长条形的区域,是夫妻俩的小小战场。贾俊伟告诉记者:“七点四十多我从家里出来,来了先做准备。因为做饮料最起码九点开门, 一开门顾客有人来,有些东西得准备好。尤其那个银耳汤,早上来了头一件事就是接纯净水,然后开始煮,必须得煮够时间才能(煮透)。”

  来北京之前,贾俊伟在山西高平老家的一个煤矿上工作,“我以前为井下送料,井下需要什么东西,我们有一个班专门往井下运输东西。”

  因为产能转型升级的需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要求在2015年底,全国关闭2000处以上小煤矿,贾俊伟所在的矿,效益也不好。“那时正好赶得不好,工资老是欠着。正好那段时间,欠了好几月没发工资,也是着急没办法,想着不行,得找点事。”

  这是人到中年要面临的压力:上面有老人要赡养,下面孩子还在念书。那一年,儿子昊天11岁。王燕再不舍得,也跟着丈夫来了北京。没成想,落脚的地方,跟儿子的名字一模一样,经过昊天大道,不远处还有一个昊天广场,王燕看了又看:“那时看见‘昊天’两个字就哭了。这要是孩子在这儿,多好啊。”

  那一年,夫妻俩自己在北京过的年,“那会儿我们刚来,昊天不在,我们过年还不如不过年。那会儿出去,人家都是一家子一家子的,我们就两个人,晚上都睡不着。就在良乡这儿转了转,没有心情。”

  十一岁的男孩,正在拔节,夫妻俩心里觉得亏欠。七八个月后的暑假,王燕急匆匆的把昊天第一次叫来北京。一家三口,在北京的这个二十多平方米小小避风港里,紧挨着大床床头的那个墙边,立着一张蓝色格子的折叠床,如今是妈妈王燕睡觉的地方,那是她刚来北京时,置办的第一样“家具”。“说孩子要来,时刻准备着,搬家一直带着这个床。刚来就买了,说要是想孩子,能把孩子接过来。这是我争取的,我说得弄个床,他爸说那就弄。当时也不近,让人家拉货的送过来的。孩子来了,什么都无所谓。觉得浑身是劲,跟我们来团聚,心里高兴。孩子要来了,这天怎么这么长,一天还没完,来了之后又嫌时间短,一天又过去了。”

  儿子想吃什么,贾俊伟也从来不含糊,五十多块钱的一盒虾仁,买完找隔壁档口关系好的大师傅炒。儿子最近喜欢吃虾,炒完的一盘,夫妻俩一口没吃。

  父母常年不在身边,昊天在学习上反而争气。在离购物中心步行十分钟的家里,昊天写完作业后,中午、晚上就到购物中心找爸妈,一来解决吃饭,另外也可以替一下班,让爸妈轮流吃点饭。临近过年,客人格外多。

  昊天的新衣服也在购物中心搞定,一件春秋的拉链帽衫,妈妈觉得这会儿不太应季,但昊天觉得以后穿的机会比较多。

  王燕告诉记者:“买衣服纠结了好长时间,现在小孩跟以前不一样。衣服也不知道适合他穿还是不适合他穿,价格也不少。他来买衣服,感觉还没逛就买上了,我想多转一会儿,多陪他一会儿。”

  大年三十这一天,一家三口人,买了些肉,包了饺子,又凑在一起,用手机看了会儿春晚。这跟记忆中的年节,不一样。昊天喜欢在过年这几天找小伙伴放炮,“在老家做什么事都比较有氛围。但是父母想我,我就在这,我觉得这比较重要。”

  贾俊伟说,虽然这三年,没能回老家过个年,但是儿子来了,就是团圆。“以前三代人都住一起,我爸喜欢做。他都不用绞肉机器,就把肉割好之后,剁肉。我们要是在家,还要炸个丸子,还有个顺口溜:二十三过小年,二十四写大字,二十五拿担子挑土,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去赶集,二十八去买蜡烛,二十九去买酒,三十烫猪蹄儿,初一开始就要给爷爷奶奶作揖了。孩子来了心里头就感觉仨人在一块,还挺不错的。”

  再过些日子,寒假结束,昊天又要回到高平,夫妻俩还要留在异乡,继续撑起家庭的责任。贾俊伟说,如果昊天以后能考上北京的大学,那这里也能真的变成家了。

编辑: 杨璇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