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揭秘国家科技奖励大会 “史上最严”评奖引导科技人员潜心研究

2018-01-10 07:00: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月10日消息(记者潘毅)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在8日举行的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南京理工大学王泽山院士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预防控制所侯云德院士摘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一最高荣誉。同时,大会还评选出271个项目,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以及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每年评审一次。从2017年起,每年三大奖的授奖总数由以前的不超过400项,改为不超过300项,竞争更加激烈;同时,今年的评选也堪称“史上最严、最透明”。评审如何遏制搭车报奖、拼凑报奖等不正之风?什么样的项目能够在评审中脱颖而出?

  特高压±800kV直流输电技术使“让煤跑路”变成“让电跑路”

  获得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的“特高压±800kV直流输电工程”,是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送电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高的输电技术,“特高压±800kV直流输电技术”带来的最大变化是什么?项目第一完成人——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立浧解释,采用±500kV直流输电技术,占地比较大,损耗高,不经济,所以发展±800kV直流输电技术,发展大容量高效率、更远距离输电技术,是实现我们国家能源战略的迫切需求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

  我国能源资源和负荷需求呈逆向分布格局,西部大型清洁能源基地与东部负荷中心相距达到1000至3000公里,传统的输电技术损耗极大,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舒印彪形象地解释,特高压±800kV直流输电技术,使曾经“让煤跑路”,变成“让电跑路”,“没有特高压之前,我们是哪里用电就在哪里建电厂,把这个责任给了煤炭运输。带来了大量污染,东部地区环境也不堪重负,这把输煤转为输电。另外把西部的水电、风电、太阳能这些新能源,集约开发输送到东部解决能源平衡问题。”

  目前,我国在运在建特高压直流工程14项(12项在运、2项在建),累计换流容量2.2亿千瓦、线路长度2.5万公里,总输电能力11060万千瓦,输送电量中80%以上为清洁能源,搭建了我国清洁能源运输的主干线、大动脉。李立浧说,每年可以减少东中部地区煤电消耗标煤1.7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5亿吨。超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成为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主要的输电通道。

  这条连接我国东西部的“电力动脉”本领有多大?国家电网副总经理刘泽洪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天24小时乘上1000万就是2.4亿度电,即一回直流每天送的电量相当于1200辆一百吨的卡车送的煤。”

  然而项目的研发并非一帆风顺——直流电压提高后,外绝缘、过电压和绝缘配合、电磁环境、装备研制、系统安全稳定控制等都是世界级难题,难度极大。外国没有的东西。我们中国能不能搞?敢不敢搞?

  舒印彪回忆,“外国人没搞出来,中国人搞不了,这个心理障碍必须克服。特高压确实外国没有,中国的科技人员能够突破前人的技术水平,也能够做出西方世界级企业没有做出来的东西,使我们在特高压技术上或者在电工技术上取得领先的地位。”

  2017年12月,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为巴西美丽山水电站高压直流送出成功架起桥梁,成为自“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以来,我国在国外取得成功的、最有影响力的工程之一。舒印彪说,“带动我国特高压产业走出去。我们现在对外出口80多个国家和地区。你没有这张名片,没有特高压给带来的大家对你的认可,没有这个标准的保障和引领,也是很难的。”

  此外,基于特高压直流工程,我国主导编制并发布相关国际标准6项,建立了世界上首个特高压直流全套技术标准体系。我国在国际电工标准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极大提升。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说,这一项目正体现了今年获奖项目的一大鲜明特点——服务国家战略,彰显中国力量。“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对于加快我国能源转型升级,促进‘一带一路’建设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获奖项目既有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重大项目,也有致力于改善民生的科技创新。华北克拉通破坏机制的发现和论证,破解了困扰地球科学家近百年难题;煤制油品/烯烃大型现代煤化工成套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掌握煤制油品/烯烃大型现代煤化工工业技术的国家,水稻高产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被探明,让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之间的矛盾不再难以调和,还有为公众所熟知的蛟龙号、石墨烯等项目也都出现在获奖名单之中。

  该负责人同时指出,基础研究重大成果持续的产出,彻底改变了一等奖连续空缺的局面。国防科技自主创新再攀高峰,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的关键技术突破。助推人民生产生活改善和产业的转型升级,中西部地区呈现出新的亮点。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凸显 参与完成项目占81.6%

  此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今年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中,企业参与完成的占81.6%,为近五年来最高。说明企业在原始创新活动中的参与度大幅提升,同时企业以重大项目为依托,技术创新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

  获得此次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的“燃煤机组超低排放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为破解燃煤污染问题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这个项目正是在浙江大学和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长期的产学研用合作下取得的突破。项目完成人、浙江大学教授高翔告诉记者,“我们只有把煤炭做得更干净,才能从根本上保障能源安全,解决PM2.5的污染问题。我们的目标是达到天然气的排放限值,就是煤能不能做得像天然气一样的干净。”

  高翔和他的团队经过长期的技术攻关,首次实现了复杂煤质和复杂工况下的烟气多污染物超低排放。

  从催化剂的研发、到解决细颗粒物脱除效率低的问题,研究过程中,团队攻克了一系列难关,成果迅速辐射全国,推动了全球最大的清洁高效煤电体系的建设。高翔说:“我们率先成功把超低排放系统用在国内首个电站锅炉的超低排放,就是嘉兴电厂,它优于世界最严的排放标准限值。把这个技术推广给大家,解决能源问题,特别是解决我们的灰霾问题。”

  站在实验平台上,高翔兴奋地说,解决燃煤机组的污染只是第一步,多污染物高效脱除的技术未来有着更大的前景,“不光火电,包括钢铁建材化工有色冶金工业锅炉,都需要超低排放技术。我们最终的目标就是通过我们的技术来解决中国的固定源污染问题。”

  “史上最严”评奖 加强科研成果的沉淀积累和实践检验

  2017年奖项总数进一步减少,而且在这次堪称“史上最严”的评奖过程中,对完成人报奖间隔年限和论文规范使用出台了更严格的规定,来引导科技人员潜心研究,加强科研成果的沉淀积累和实践检验。该负责人介绍,一是规定2015年和2016年三大奖获奖项目的全部完成人不能作为2017年三大奖推荐项目的完成,遏制了部分完成人搭车报奖,拼凑报奖的现象。二是规定国家自然科学奖提交评审的论文专著数量,由原来的不超过20篇减少为不超过8篇,力求营造求实创新重质量轻数量的风尚。

  此外,在评审活动当中,所有的节点都遵循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按章办事的原则,从制度层面,最大程度杜绝人为操作的可能性。除了坚持评审驻地实行半封闭管理,相关人员手机集中封存,计算机操作记录有痕,评审全过程录音录像存档等常规措施外,进一步在纪律建设上下功夫。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办公室也连续两年到会视察,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编辑: 杨璇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