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中国经济新时代]供给侧的加减法

2017-12-18 07:41: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2月18日消息(记者刘祎辰)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钢铁煤炭去产能超额提前完成今年任务、高新技术等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速、粮食总产量创下历史第二高产的同时结构不断优化。一系列成果显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可喜。

  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提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12月8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则再次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列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十一月末河南义煤集团的一个煤矿迎来了验收检查,与河南省今年关闭的101对矿井一样,这里的的井口已经封闭。随着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不懈推进,我国目前的矿井数已经从2015年的1.08万处下降到了7000余处,产能减少超5亿吨,预计总量压减的任务明年就能全部完成。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表示:“我们逐步以总量性去产能为主,转型进退并重,通过先进产能有序的增实现落后产能尽快的退,实现供需动态平衡。”

  与煤炭一样,钢铁行业同样是在供给侧改革中做减法的重头戏。就在几天前,河北省霸州市最后一个钢铁厂关闭通过验收,至此霸州钢铁行业已经全部出清。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钢铁煤炭行业本年度化解过剩产能的任务已经全部超额提前完成。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介绍:“钢铁煤炭去产能年度目标已经超额完成,1.4亿吨地条钢已经全部出清。”

  除此之外,截至10月末,我国商品房待售面积60258万平方米,下降10%以上,去库存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去杠杆方面,通过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加强企业杠杆约束、支持企业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截至10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同比降低0.5个百分点。供给侧结构改革中的减法,减出了实效。

  之所以要做这样的减法是因为过去的铺大摊子、占多资源的低质供给已经不能在满足今天中国的真实需求,急需在在供给侧做出更多适应需求、能够培育支撑我们经济发展的新动能的加法。

  以小小的芯片为例,这个手机、电脑乃至人工智能、大数据产业不可或缺的关键零部件,进口依赖度超过90%,年进口额超过2500亿美元,是我国每年进口额最大的产品。不过这一局面将随着2018年我国第一个自主知识产权三维立体闪存的正式量产而被改写。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表示:“从无到有这不仅是填补国内空白打破垄断,更是改写全球芯片产业的整体布局。”

  而类似这样提质增效的加法究竟有多蓬勃旺盛?投资的走向或许是最实在的证明。受钢铁、煤炭等过剩产能行业投资下滑的影响,1-11月第二产业整体投资增速仅为2.6%,但整体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介绍:“尽管投资增速缓中趋稳,但短板领域、创新领域和民生等领域的投资一直保持比较快的增长。社会领域投资增长17%,制造业技术改造的投资、高技术产业的投资分别增长在14%和15%左右,第三产业投资也增长10.1%。”

  除了不同行业间的有增有减,行业内的以新代旧、结构调整也同样在发生。多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粮食消费多样化、健康化,农业供给出现了供需不匹配。2016年沿用多年的玉米临储收购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今年稻谷的最低收购价也有所调低,一系列政策调整使得东北地区的农业结构开始调整。从黑土地上刨出有机蔬菜、优质杂粮等的致富新路,成为了不少农民的转型的方向,现代农业也在加快取代传统农业。在辽宁普兰店,农民赵春刚今年不再种玉米,而是在合作社的带领下种起了花生,“玉米一亩地六七百元、五六百元,花生接近两千元。对种花生挺重视,种子化肥有补贴,销路也帮联系了,种花生心里踏实点。”

  过去的两年,在经济增速出现回落,外界的担忧甚至质疑声中,党中央国务院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判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策犹如中国经济的定海神针。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提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12月8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则再次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列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央党校教授韩保江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它纳入到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中,显然它的地位不一样,它不再是解决短期经济问题的短期效应的结构性改革,而是向长期效应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编辑: 倪艳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