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周指导”的心愿

2017-12-12 07:33: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毕节12月12日消息(记者张兆福 周强)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在脱贫攻坚进程中,贵州省毕节市借鉴党在大革命时期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做法,创造性地建立了新时代农民脱贫攻坚讲习所,赋予了它新的内涵。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作用,把党的政策、发展思路、农业技术带到了农民家门口。

  根据基层群众的切身需求,由市、县、乡、村各级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驻村干部以及各级领导干部组成“政策讲习员”,由社会各界技术专家、农技能人、致富带头人组成“技术讲习员”,由各级乡贤榜样、法治先锋、文明标兵、退休教师、非遗传承人等组成“文明讲习员”。他们深入田间地头、厂矿车间,同群众一起讨论问题,既听“顺耳话”,也听“逆耳言”;既教授各种劳动技能,又宣传惠民政策,深受群众欢迎。那么,这群新时期的讲习员们又有哪些故事?前不久,央广记者就走进了毕节七星关区野角乡的一家新时代农民讲习所。

央广记者张兆福采访全国百佳兽医,新时代农民讲习所讲师周恒。作为市里农牧局的干部,周恒主动申请扎根农村,成为农技队伍的一员,培训农民7000多人,不少人脱贫致富。图为周恒采集羊血检查牲畜防疫情况。

  崎岖的山路窄得几乎挤不下两辆交汇的车。周恒有些急,一大早天还没亮,他就接到元华村王光云心急火燎来的电话,说家里的母牛要生小牛了,可情况不妙,请他赶紧来看看。

  周恒:老王!我看一下……呦!难产,难产!注意,赶快!快找块儿毛巾来……牛是什么时候开始下的?

  王光云:5点过。

  周恒:时间有点儿长,赶快点儿!

  王光云:哎呀,我也不懂……

  周恒:你帮忙!

  看着母牛痛苦的表情,王光云有些慌神儿。贷款买的这三头母牛,是全家脱贫的希望,眼看要生第一胎了,没想到,却开局不利。

  周恒:盆太脏了,洗一下……要用开水啊,有开水没有?温瓶里面倒一点开水来……有肥皂没有?

  好一阵儿忙活,小牛犊生下来了!看着母牛轻柔地舔着小牛犊身上的血迹,王光云松了口气。

  王光云:真的非常紧张!假如他不到,我的母牛、牛儿都没了!

  记者:你怎么知道他电话的啊?

  王光云:我们村的人都知道他号码……

  此刻天已放亮,王光云家的牛棚外头围了一圈人。听到王光云家母牛的叫声,周边好几户村民都赶来了。不放过这个机会,周恒把接生现场马上改造成了“临时课堂”。

  周恒:肌肉注射的时候要垂直进针,针头不要太长,这么长的针头就可以了……部位就是这个位置,这个圈子内……

  周恒原来是毕节市畜牧局的干部,全国百佳兽医。4年前他主动要求到乡里。今年4月,毕节探索建立脱贫攻坚讲习所,兽医专家周恒自然成为野角乡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的讲师,大伙儿现在都叫他“周指导”。

央广记者张兆福采访养猪户王菊英。通过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王菊英学到养殖技术,告别烤烟种植,几十只猪仔成了致富的希望。

  记者:这吃的挺肥的啊?

  村民王菊英:嗯!只要看见我的猪吃食、拉大便不正常我就去找他,马上就解决啦!哈哈……

  记者:现在如果羊有了病怎么办?

  村民周训文:我可以看,不懂的就去找他,基本上小病都是我看。

  现在,跟着周恒学养殖技术的村民已有七千多人。周恒说,自己当年申请从市里到乡里,就是想离农民更近,多给他们传授点专业技术;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的成立,更顺了他的心意。

  周恒坦言:“我看到这些农民他们很缺技术。农民其实穷就是因为没技术,我想把我的技术传到乡下来。”

编辑: 张潇祎
关键词: 脱贫攻坚;新时代农民讲习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