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西成高铁全线贯通 成中国西部开放融合强心剂

2017-12-07 07:19: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西安12月7日消息(记者刘涛 韩民权)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昨天的节目关注了西成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早上肉夹馍、中午龙抄手的惬意生活被贯穿秦岭的列车串联了起来。西成高铁开通初期,两地间的旅行时间从11个多小时压缩至4个多小时。年底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后,旅行时间将进一步压缩至3个半小时。

  西成高铁全长658公里,是我国第一条穿越秦岭的高速铁路,也被称为“中国最穿越高铁”。它的全线贯通,为中国西部交通版图增添了一条“大动脉”。西成高铁如何让“蜀道之难”成为历史,又将搭载“川陕一带”驶向怎样的未来?

  西成高铁正式发出 川陕高铁线实现“手拉手”

  昨天早上8点22分,D4251次动车组列车缓缓驶出西安北站,向着成都出发,这是西成高铁正式开通的第一趟列车。23分钟后的8点45分,D4252次列车从成都东站始发,一路北上,川陕两省的高铁线终于实现了“手拉手”。

  两个方向的首发列车上,都座无虚席。为了让乘客有更好的旅途体验,西安客运段和成都动车段的工作人员为旅客准备了精彩的节目。荡气回肠的华阴老腔、精彩绝伦的川剧变脸,引起了现场一阵阵欢腾。

  在欣赏特色文化的同时,考虑到成都和西安都享有美食之都的美誉,工作人员还为乘客带来了“川陕美食品鉴”的活动,吸引了不少“好吃嘴”围观参与。成都市民蔡启强说:“等会下车就先去品尝美食,吃羊肉泡馍、牛肉,好吃嘴品美食嘛,再去大雁塔,明天再去皇陵看一下,下午返回。”

  有的旅客去游山玩水,也有的乘客看到了高铁带来的商机。48岁的周素琴28年前开始下海创业,先后辗转于四川的成都、绵阳、江油和陕西汉中等地,最后落脚在西安。如今身为一家集团公司董事长的周素琴,思考的是如何借助西成高铁把自己的事业做得更大,“肉夹馍也是很多成都人喜欢的,我们也可以把肉夹馍标准化后卖到成都去,这是对另一个地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感受。所以这个高铁一通,的确把两个省沿线的幸福值拉高了。”

  克服困难顺利完工 为西部开放融合注入强心剂

  西成高铁的开通让旅客们得到了便利、商机,但其五年多的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却是大家难以想象的。西成高铁是我国首条穿越秦岭山脉的高速铁路,全线隧道占比55%,特别是在秦岭山脉路段,隧道占比高达95%。在陕西境内,一段长达45公里的25‰连续长大坡道是目前国内最长的高铁连续长大坡道,动车每向前行进1000米,就会向上抬升25米,这会对车辆动力和司机操纵带来巨大考验。

  而在四川境内,隧道中的涌水涌泥给工程建设制造了不小的麻烦。西成高铁四川段设计总体负责人、中铁二院高级工程师曾诚表示:“小安隧道是全段设计难度最大,建设风险最高,工期最紧的。它位于熔岩强烈发育的区域和地下水季节的变动带,经过参建各方的努力,我们快速形成了增设泄水洞包括清除涌水涌泥的方案,这个隧道最后按期、安全地完成了地质灾害的处理,并且顺利打通了出川的最长的一个隧道。”

  除了地质条件复杂,保护秦岭山区的生态环境也是西成高铁要面对的重要课题。考虑到途经秦岭大熊猫、金丝猴、朱鹮和羚牛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栖息地,西成高铁在设计选线时,综合考量生态影响,通过部分绕行,避免了对保护区群的切割,大大减少了对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的破坏以及对秦岭整体生态功能的影响。

  陕西洋县是珍稀鸟类朱鹮的故乡。当列车行驶到城固县到洋县区间时,旅客们可以看到细密的蓝色金属网,这是为了确保朱鹮飞行安全,专门设置的鸟类保护网,方便朱鹮识别,可以防止朱鹮误撞受伤。西成客专陕西公司陕西段副指挥长宋鹰介绍:“朱鹮保护区在设计的时候也是采用(高铁以)高架桥的形式通过,朱鹮可以从底下飞过去。假如它要飞高,我们在桥上设置了防护网,长达33公里,世界上这样大规模地采用鸟类防护网也是首例。”

  正式通车的西成高铁,成为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中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通了华北至西南的高速铁路新通道。西南地区的高铁线,终于全面接入了全国高铁网之中,川渝地区的运输能力紧张局面将大大改善。西部地区开放融合、承接联动的发展格局被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杜跃平表示:“在开放的条件下才能真正协同发展起来,交通设施是开放的最基本支撑和条件,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从版图来讲,形成了若干个圈子或者板块,西南板块以成都为代表,西北板块以西安为代表。西成客专的开通,对两个中心城市资源的流动、要素的流通和资源的聚合,作用非常明显,而且未来的拉动作用、扩散作用,都非常重要。”

编辑: 王笑蕾
关键词: 川陕;西成高铁;“八纵八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