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多位老人身陷房屋抵押骗局 律师:老人应增强自身防范意识

2017-11-11 10:02: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1月11日消息(记者杨博宇)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近日有媒体报道,从2016年开始,有多位老人购买了北京一家名为新元盛业生物科技公司生产的健康产品,而在购买产品的同时,还被许以高额会员分红。其中部分老人还出于理财目的,在该公司推荐下将自己的房屋抵押进行借贷,用于该公司推出的所谓“投资项目”。该公司承诺会帮助偿还贷款而且还有投资分红。

  然而从今年七八月起,新元公司突然停止如约还贷和支付分红,部分老人或遭遇暴力讨债,或被迫卖房。而因为抵押房屋时的一些公证文书,有的老人的房子甚至已被低价过户。这些老人究竟因何身陷骗局?

  北京的李先生说,自己的母亲经熟人介绍,认识了北京新元盛业生物科技公司法定代表人王淑芳,随后王淑芳便向其推荐了公司号称“仙丹”的健康产品,而在该公司购买产品的同时,他们还为客户设计了一套诱人的盈利模式,“我妈签这个合同是今年4月份,她跟我说这个产品非常好,包治百病,所以她想试试,而且说这个产品还能挣钱,如果说不要这个产品,最后给的钱会特别多。后来我妈没有要产品,直接在她那做投资。”

  如果付不起购买款,新元公司还推荐了贷款方式,并承诺会代替他们偿还本息。不少购买者被介绍过多家民间借贷公司或个人放贷者,而抵押贷款,尤其是房屋抵押贷款,成为最有效的筹钱方式。于是,部分老人在该公司的协助下办理了房屋抵押,而部分投资者的确拿到了几个月的所谓分红。

  李先生的母亲同样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在新元公司的协助下将房屋进行了抵押,“办手续时,有去公证处做公证,包括签过两份委托别人去做我妈房屋买卖的公证,这是委托公证,还做了一个房屋抵押贷款的公证,里面包括强制执行的一个公正,做完这些后,他们就带着我妈去我们家这边的建委,把我们家房子做了抵押。”

  根据王淑芳的承诺,会每月支付相应的分红。李先生说:“每个月会支付两笔费用,一笔费用是给我妈的红利;另一笔费用是替我妈支付的利息,因为我妈做的房屋抵押贷款,每个月都要给贷款公司利息。收益的钱是4万多,一年之后会把290万的本金还给我妈。我妈拿到了两个月的钱。”

  然而好景不长,今年7月,李先生的母亲开始发现问题。李先生说:“从7月份开始就没有给我妈打钱,我妈觉得有问题,也在找新元公司的法人王淑芳。而那边一直拖延,直到8月底,公安就介入调查了。”

  从今年七八月起,新元公司突然停止如约还贷和支付分红,部分老人或遭遇暴力催收,或被迫卖房,而因为一些公证文书,有的房子甚至已被低价过户。

  李先生说:“据我了解,现在不低于200人因为不同形式被骗,有的是房屋抵押,即房贷,有的是车贷,有的是信用贷,有的是工资贷,有的是退休贷,这些人被骗的方式方法都一样。这种情况当然担心,因为签了那份委托协议,我们的房子可以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一些人给过户,并且过户买卖多少钱也不知道。并且现在有一些小贷公司也在跟我们说这件事,有恐吓、有威胁,包括有一些小贷公司的人已经住进了一些老人的家里。”

  李先生介绍,据他了解,有着类似经历的老人不在少数。61岁的张秋萍(化名),就是其中之一。张秋萍说:“半夜11点多给我们家门外面堵上胶,把我家电闸拉了,弄得非常严重,我就害怕。这一天一天就开始逼我,而且现在找讨债公司,把门砸开进来,我在朋友家住了几天,我想想我的家为啥我不能回,害得我在外边住了一个来月。后来维权委员会加上律师和派出所给他讲治安法,所长亲自带人给清出来了。”

  据了解,北京目前有超过200人报案,据不完全统计,至少6名老人的房产已经被不明受托人悄悄过户。新元公司法定代表人王淑芳已被逮捕,截至10月底,涉嫌罪名暂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案件仍在侦查中。

  其实类似的案例此前也曾发生,今年8月,中国之声曾持续关注了北京数十位老人身陷“以房养老”骗局一事,被骗的老人们有的失去了房产,有的背上了巨额债务。这与这起案件当中许以高额返利并诱导老人抵押房产的情形极为相似。

  在北京汇佳律师事务所律师邱宝昌看来,近年来,类似的涉及保健产品和金融理财方面的骗局屡屡发生,正是因为不法分子利用了老年人的消费和投资心态,“利用老年人消费的切实需求,编造谎言,卖保健品,包治百病,这本身就是违法的,保健品是食品,这是第一。第二是利诱,可以用抵押贷款,多余的作为股东的投资分红,很多老年朋友又有口传效应,所以很多老人上当受骗。”  

  邱宝昌认为,面对此类骗局,老年人增强自身防范意识尤为重要,“老年人要把握几个点:第一牢固树立保健食品不是药品的概念;第二,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要为了所谓的分红高,把房产抵押,或者去贷款。不要给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实施诈骗的人有可乘之机。把握好投资理财,一般正常的月利息、年利息是多少?他给的投资回报是多少?如果远远高于这块,给的回报越高,风险越大。的确,这类诈骗屡打不绝,去年有,前年也有。但是,我们还是要广泛宣传,首先社区、养老机构、社会要承担起引导教育,避免老年人上当受骗;另外,家庭、子女也要负起责任,给老年人说道理,普及一些法律常识。”

编辑: 周倩云
关键词: 老人;房屋抵押;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