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大国军藏——十件珍品的声音导览]南沙群岛上的第一面五星红旗

2017-08-03 08:57: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8月3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1927年8月1号,南昌起义一声枪响,宣告了人民军队的诞生。回望90年峥嵘岁月,人民军队为什么能从小到大,由弱转强,战胜一个又一个敌人,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收藏着16万件藏品。每一件都讲述着一个故事,见证着一段历程,折射着一种精神,你想知道的答案也在其中。我们精选出十件珍贵文物,为每一件制作了独一无二的“声音导览”。你可以带着它去现场观展,边看边听,感受不一样的博物馆体验。今天为你呈现第九件藏品:南沙群岛上的第一面五星红旗。特别讲解员:侯勇。

  你好,我是演员侯勇。

  眼前折叠起来放在展柜里的这面五星红旗,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甚至在军博的藏品当中,它的历史也算不上久远——只有不到三十年。红底色和黄五星都不再是崭新的样子。如果展开来,还能看到边缘有破损。岁月的痕迹来自南中国海炽热的阳光和潮湿的海风洗礼。这面旗帜1988年1月插在北纬9°、东经112°的永暑礁上,是南沙群岛上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

  旗帜是如何插上永暑礁的?

  1987年3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第14次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承建、管理领土主权范围内的5个国际联网海洋观测站,除了3个大陆沿海站和1个西沙海域站已经建成,还有1个南沙海域站需要新建。

  这一年4月,国家海洋局和中国科学院的科考船分别到南沙海域勘察。5月,南海舰队的一支多舰种联合编队从湛江出发,到南沙群岛巡航20天。国防大学教授张文杰介绍,这是新中国成立38年来,人民海军第一次组织大型舰艇编队巡逻南沙。

  张文杰:有1艘导弹驱逐舰、5艘导弹护卫舰、4艘补给保障船,执行的是行使南沙主权的巡逻任务。

  11月,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复同意在南沙永暑礁建设有人驻守的海洋观测站,并对周围海域侦察监视,保证海洋站自身安全。第二年1月,南海舰队驱护舰编队再次远航南沙,到达永暑礁海域。

  张文杰:下午4点,我们的“508”护卫舰派出6名官兵驾驶小艇登上永暑礁,升起南沙群岛上的第一面五星红旗。

  这面五星红旗被军博收藏。你看,它的旁边,还有南沙岛礁上第一代和第二代高脚屋的模型。第一代高脚屋面积大约只有10平方米,以钢钎搭架,竹竿作柱、篾席为墙,沥青封顶。高脚屋里没有电灯电话,海上补给能力也有限,官兵们很少能吃到新鲜的蔬菜食品,条件非常艰苦。在常年被海水淹没的礁盘上,高脚屋是守岛官兵惟一的落脚地,被戏称为“海上猫耳洞”。永暑礁上的第一个高脚屋是在1988年2月16号农历除夕这天建成的。5名海军官兵成为第一批驻防南沙高脚屋的守礁卫士,在这里度过了除夕夜。

  正月还没过完,1988年3月14号早晨,永暑礁以东大约80海里的赤瓜礁海域,中方502编队派出两批登礁人员,增援守礁分队。他们出征前留下了誓言:“有我们在,就有国旗在,就有礁盘在,宣誓人:杨志亮:……”

1988年3月14日,杨志亮和战友们宣誓

  28年后,南中国海上又一次响起杨志亮和战士们宣誓的声音:

  【2016年新闻片段:为国旗添彩,为军旗增辉……】

2016年12月20日,中国海军第二十五批护航编队航经南海,在离开祖国传统海疆线之际,举行向国旗宣誓仪式。

  这是2016年12月20号,中国海军第25批护航编队即将驶离祖国。杨志亮作为编队政委,站在第一排领誓。这一年年初,他随海军慰问组重访阔别28年的南沙,登上自己当年守卫过的赤瓜礁盘,泪水模糊双眼。他全身伏地,紧紧贴在礁盘上,倾听大海的呼唤,再亲手装上一瓶沙子,灌上一壶海水。守礁的战士告诉杨志亮,到这里的第一课,就是学习他的英雄事迹。

护航编队官兵向国旗敬礼

 

每一粒沙子都是国土。杨志亮带上赤瓜礁的沙子作为珍藏。肖永 摄

2016年春节前夕,杨志亮时隔28年重回赤瓜礁,守礁战士崇拜地抚看杨志亮手上留下的战伤。钟魁润摄

  从高脚屋到礁堡,再到现代化的营房、医院、气象站;从一封信要邮寄半年,到现在手机4G信号全天候开通;从坐船来回要十多天,到现在民航飞机几个小时就能往返……杨志亮守卫过的南沙,已经大不一样。这位当年的一等功臣现在率领护航编队出征,使命仍然是:挺进深蓝、捍卫和平。

杨志亮向护航编队官兵讲述1988年在南沙的经历

  杨志亮:海军是维护我们国家安全和海洋权益的主要力量,我们中国海军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一支重要力量,我们通过战备、巡逻、执勤来维护这片海,把它建设成和谐海洋、合作海洋和安全的海洋。

编队指挥员赵纪成、政委杨志亮带领官兵,在国旗上签名。

侯勇正在录制“声音导览”

编辑: 姜萍
关键词: 大国军藏;南沙群岛;五星红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