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四川农大论文获1350万奖励引热议 作者:科研经费1300万

2017-07-06 09:07: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成都7月6日消息(记者刘涛 王一棚)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6月29日,全球顶级学术期刊《Cell》在线发布了以四川农业大学为通讯单位、陈学伟为通讯作者、李伟滔为第一作者的论文。6月30日,川农大官网就刊出《学校奖助陈学伟研究团队1350万》的消息,此消息一出,迅速在网络上发酵,最终演化为“一篇《Cell》论文值不值1350万”的热烈讨论。

  网友1:这种评价导向可能不利于科研本身的健康发展,也会严重影响年轻一代科学家做科研的态度。

  网友2:现在有些明星一场演出就是几十上百万元,比科学家收入多多了,就是该重奖科学家。

  网友3:把发论文变成政绩工程,过分崇拜刊物,不看内容会出问题的。

  网友4:人家做科研,一个团队不知道多少年的努力才有了这些成绩和成果,我觉得非常值!

  到底是什么研究成果可以登上全球顶级学术期刊《Cell》在线?川农大又是否真的给予了研究团队1350万的奖励呢?

  他们的研究成果是对稻瘟病具有广谱持久抗性的水稻天然变异位点。稻瘟病,被称为水稻的“癌症”,可引起大幅度减产,严重时减产30%-50%。陈学伟带领的研究团队经过7年多的探索研究,终于发现水稻天然变异位点,这将有望提高水稻自身免疫力,解决抗病基因耐药性的国际难题,为防治稻瘟病提供了新路径。如此看来,这项研究成果确实卓越。

  作为奖励和鼓励,川农大确实对陈学伟带领的研究团队行了表彰,发出共计1350万元的奖励和支持经费,并特聘李伟滔副研究员为教授二级岗。随后网络上掀起了“一篇《Cell》论文值不值1350万”的讨论。

  这篇论文值不值1350万?

  7月3日下午,论文作者之一、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所长李平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做了详细的解释和澄清:“1350万,主要由几个部分构成,一部分根据学校教职工奖励政策,发表高水平论文,奖励50万元。因为陈学伟和李伟滔发表论文,进入我们学校的双师计划第二层次门槛,按照规定,每个人每年25万,支持5年,就是250万元,发表论文后,还要一次性科研补助50万,就是300万元;另外1000万是学科建设经费,每年200万,连续支持5年。科研经费是1300万元,团队奖励是50万元。”

  按照李平教授的说法,整个团队共20多人,每个人贡献不一样,分到的奖金会不同,人均只有2万多元,比起七年的研究时间来说,奖金并不算多。有人认为,重奖论文,可能会影响年轻科学家做科研的态度,甚至滋生为拿奖金而发论文等行为。

  李平教授对此进行了反驳:“做科研不是为了奖励,做科研的人都知道没有办法预测取得的成果。如果一开始做科研就是为了奖励,估计没有哪一个科研人员能够打包票他一定能拿到奖励、一定能够取得成果。科学研究也是一种职业,有职业特点。”

  李平教授称,也许有些科学家做一辈子科研什么大奖都没有获得,但这并不代表这些科学家就不努力。科学家要耐得住寂寞,忍得了艰辛,守得住清贫,还要接受得了可能一生无为的凄楚。“不能把科研工作推得很崇高,好像科学家都不食人间烟火,科学家也是人,也是需要收入,需要养家糊口。我们获得的这个奖励,主要是科研经费的补助。以后5年,我们能够长期稳定科研经费的资助,奖励对团队是最有用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个。”

  李平教授称,最让他高兴的是,他们团队的研究成果可能会对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起到推动作用:“第一大突破是发现了自然界罕见的基因突破位点,这个基因位点发生变异以后,能大幅提高水稻对病害类的抗性,大幅提高水稻自身的免疫力。第二大突破是发现这个位点调控机制,它的创新性在国际上都是首次。另外,这个抗性基因在提高水稻抗病能力的同时,并不降低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在应用上前景非常好。”

  为何会产生理解上偏差? 专家:课题经费资助不是奖励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大家容易把奖励和科研经费混为一谈。“一般来讲,对于团队的奖励是归属于这个团队,它可以由团队自行支配,不要求团队进一步做出什么。但课题经费资助其实不是奖励,它实际上是学校对于团队的支持,是需要团队拿着经费用在学术研究上,要做出相应的学术成果的。也就是说,其余1000多万要按照学校的有关经费管理办法使用这笔经费,不能够去随意滥用。一旦滥用,会出现经费流失或其他的违规问题。川农如果向社会明确公布奖励这个团队50万,另外的实际是课题经费,这样引起的争议并不会这么大。”

  那么,50万的团队奖励和1000多万科研经费到底算不算多呢?熊丙奇认为,50万的团队奖励如果是基于他们长期的科研贡献是可以理解的,至于1000多万的科研经费也并不算多,但关键要把这笔经费用在刀刃上。“有些重大的自然基金项目,还有重大的科技公关项目,它们的费用达到上千万,而且也需要投入大笔资金。关键在于资金后期如何使用。”  

  科技奖励充分肯定了科技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肯定了科技人员对科学技术做出的贡献。科技奖励调动了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速了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提高了综合国力。现阶段,我国科技奖励制度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对科技领域的促进作用还不够。如何使科技奖励更好地促进科技发展是一个迫切的课题。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钟书华指出,科研成果不能用货币衡量,回归荣誉本源是关键。“从科学发展史上来看,绝大多数科学家或者组织对他们的评价是一种荣誉。这种荣誉可以在技术职称上破格晋升教授。它一般不应以货币,不以奖金的多少为主,更多的是荣誉、尊重,更像科学社会学家所指出,承认其贡献,对其精神上肯定。”

  同时钟书华还指出,未来科技奖励制度的改革方向应该更注重科学技术的应用,而且论文不能成为评价科技成果的唯一标准。“今后改革的方向要强调知识的增长,也就是为科学发展贡献了新知识,新理论,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做出了哪些贡献,在科学上要有创新,因此有作出的成果要写在论文中。但是论文和科技创新之间不是本同,因为论文成果有高有低,一般取得成果以后,不马上对它进行评价,需要沉淀,经过科学共同体的长期检验,确认无误以后才予以承认。第二个改革的方向就是强调应用,因为我们认识自然是要改造自然,利用自然。我们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写在企业中,写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就是要强调它的社会作用,所以有一些成果尽管不写出论文,但他做出了重要成果,比如我国的著名学者、技术专家张小龙对中国微信事业做出杰出贡献。如果按照传统,因为他没有发表论文就得不到奖励,但他对中国微信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现代科技奖励以政府唱“独角戏”为主 各类社会组织缺乏系统规划

  从川农大这件事上,我们再往前探究一步会发现,我国现代科技奖励还以政府唱“独角戏”为主的局面,各类社会组织如科技社团、学术机构设立的科技奖项缺乏系统规划。与之相反的是,国外社会科技奖励名目繁多,一种流行成熟的模式是由企业提供资金和冠名,由专业性学会来设奖。虽然我国已出现了几个影响较大的社会性科技奖励项目,如何梁何利基金奖、陈嘉庚科学奖等,但由于发展历程较短,其规模和影响远不及政府性奖励。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尚智丛认为,一是我国社会性科技奖励发展短腿原因与作为设奖主体的社会团体自身水平有关,如科技社团自身发展水平不够高,专职工作人员较少,难以胜任高质量、大规模的学术管理任务;二是社会性科技奖励发展滞后的障碍也来源于文化。在整个中国的企业文化中,企业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可能更多地在社会扶贫的捐助、救难救灾等方面,但发展科学,尤其是基础科学离他们比较远。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研究员杨国梁认为,中国很多企业的资本积累不是通过科技创新,造成了科技创新在很多企业家心目中并没有很高的位置。这也是我国社会性奖励不发达的原因之一。

  可喜的是,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提出将重点改革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引导省部级科学技术奖高质量发展,鼓励社会力量设立的科学技术奖健康发展。相信随着法律法规等配套措施地不断完善、社会不断进步,大家会越来越认识到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应该发挥的作用,会有更多的企业家和社会资本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去推动科技和创新的发展,形成良性的激励机制。

编辑: 杨璇铄
关键词: 农大;论文;奖励;课题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