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那年我高考]黄实现:奔着大国工匠去

2017-06-02 08:06: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6月2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黄实现说:“如果没有高考,我现在肯定和好多的人一样,在城市的某个角落奔波,在工地上粉刷、砌墙,在做城市的‘蜘蛛侠’。”

  

  2011年,一个炎热的夏日午后,徐工重型结构车间里,一群工人围着车床急得打转。这是公司刚进口的一台卧式对镗加工车床,造价几百万,此刻却怎么也挂不上档。一个瘦高的小伙子,从电工包里翻出螺丝刀,大喊一声:拆!这个说“拆”的小伙子叫黄实现,这是他参加工作的第一天。

  黄实现刚工作时,什么设备、机器都敢修,好多工友叫他“疯子黄”。他说自己小时候就喜欢拆东西,闹钟、手表,有的拆了还能修好,有的时候拆了就修不好,不能避免被妈妈暴打一顿。

  靠种地和节衣缩食,妈妈把黄实现送到县城里的私立中学念书,在妈妈心里,儿子读了好中学就能考上好大学。文理分科时,黄实现不想违拗妈妈的心思学了文。“但事实上我喜欢理科,比如物理。有次实验课叫摩擦生电,老师提醒我们不要用手摸小球,但我还是出于好奇心摸了一下,被电了一下,在那之后,我感觉电挺神秘的。”

  黄实现赶上了高考高峰车,2007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首次突破千万,创纪录得达到1010万。如今,回忆起那一年的高考,很多人都有着和黄实现一样的感叹:数学太难了。

  黄实现说,“那一年一大批人都栽在数学上了,最终成绩没有上二本线。当时我表哥在老家开了一个维修家电的铺子,他跟我说上学是为了找个好工作,不如踏踏实实的学门技术,有一技之长。”

  物理实验课被电的感觉,一直让黄实现有种莫名的好奇。他想上职业学校,去学一门跟“电”有关的手艺,但一心想让儿子读本科的母亲坚决不同意。长这么大,黄实现第一次伤了妈妈的心,他没有选择复读,而是进入徐州技师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学习。

  2007年,江苏省22万人进入职业学校,也是这一年,全国有10个省份的高职院校初次就业率超过本科。

  2011年7月,黄实现毕业。他没有像表哥一样成为电器铺的老板,而是进入了中国工程机械领军企业——徐工集团。同年,徐工成为行业首个出口超10亿美元的企业,“徐工制造”遍布全球147个国家和地区。

  

  对于维修,黄实现有自己的心得:“维修工像医院里的‘急诊医生’,需要什么都得会,不能有短板。流水线、设备大多都是进口的,更新换代得特别快,常有‘疑难杂症’。这要求我们要比操作工人更熟悉设备,才能‘手到病除’。刚工作时,我师傅说维修工的思维能力非常重要,得‘心手合一’,那时我疯狂训练魔方、九连环。”

  刚参加工作的半年时间里,黄实现所在的维修部,共接到过4800多个故障报告。身高1米8的他,450多次爬上三层楼高、不足半米宽的行床,在“独木桥”般的平台上操作,在机床淤泥里摸爬滚打的时候更是不计其数,但遇到的问题永远不尽相同。“在学校的时我主要学机电,对数控机床‘零基础’。好多数控机床都是进口的,没几个人懂,(我)大约有半年带着面包、馒头,泡在车间里,没老师,没教材,有一些非常厚的说明书。对着设备捋线,调试各种各样的参数。把这些代码和参数都抄在小纸条上,随时拿出来背,上千个技术参数刻在了脑子里,真是钻进去了。半年后发现我这个车间报修率越来越少。”

  骄人的业绩让黄实现有机会代表徐工参加全国职工技能大赛,2015年他获得全国第七。2016年二次征战,他得了第一名。

  “疯子黄”升级成“黄大仙”,车间里流传着这样的段子:“大仙一出手,难题绕着走”。今天,28岁的黄实现已是徐工重型公司最年轻的“维修大师”。车间的荣誉墙上,黄实现的名字后,赫然排列着“全国劳动技能奖章”、“江苏制造工匠”一个个闪耀的奖项。

  

  黄实现认为自己就是一名普通的维修工人,是技术为他赢来的尊重。“我很幸运毕业之后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现在又赶上中国机械制造变革的一个大时代。或许将来的某一天,一个巨大的车间里也许只有智能化的生产线和我这样的维修工人了,可能对于我们来说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挑战。”

  “实现”这个名字是黄实现爸妈起的,希望他一生中遇到的困难能顺利得解决,梦想也能顺利地实现。

  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比重的五分之一,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

  近年来,前来参加广交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采购商不断得增加,为参展的中国制造企业打开了更多面向新兴企业的窗口。

  如今,徐工制造的超大吨位起重机、超大吨位液压挖掘机,一个个钢筋铁骨的“逆天神器”,开启了大吨位机械制造的中国时代。黄实现的梦想,正在实现。

编辑: 倪艳楠
关键词: 高考;技术;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