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签约服务扩至85%以上地市 家庭医生如何赢得群众信任?

2017-04-24 08:43: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4月24日消息(记者杨静 车丽)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说到医改,不能不说的就是分级诊疗了。分级诊疗的目的,就是要把常见病、多发病留在基层,实现“基层首诊”。而基层首诊的重要“指挥官”,就要属家庭医生了。家庭医生作为群众健康的守门人、常见病症的第一道防线,目前全国已经有26个省区市印发了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实施方案。

  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表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今年要扩大到85%以上地市。那么,渐渐在全国各地出现的家庭医生是如何强化基层服务能力和水平呢?他们又能否赢得各地群众信任当好健康守门人呢?

  赵娟是青岛市崂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全科医生,她与上级三级医院和下级村卫生室乡医一起组成了全科医生服务团队,这个团队共有七名成员,与崂山区中韩街道的800多个家庭签订了家庭医生服务协议。

  赵娟介绍:“包括孕产妇的随访、婴儿访视、居家护理病人、上门送医送药、检查。比如,老人半夜发烧了,以前打个车上医院,很麻烦,现在给家庭医生打电话,他就会指导你,老人咳的痰是什么颜色的,就跟家人和朋友一样。”

  家庭医生平时在门诊正常接诊,还需要担负家庭随访上门服务、健康宣教等工作,手机需要24小时开机,随时接听签约者的来电。

  目前,我国已基本实现村村有卫生室、乡乡有卫生院、每个街道都有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县医院服务能力明显增强,80%以上的居民15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的医疗点。

  对此,国家统计局近期对11个省开展了专题调研,据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介绍,结果显示,各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稳步推进,签约服务模式多样,符合群众预期和要求。其中,在湖南等地的受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90%符合条件的医生开展了签约服务;在福建、四川等地签约居民对家庭医生的专业技术和服务态度的满意度都在80%以上。

  李斌表示,签约家庭医生,患者在就医、转诊、用药等多方面都能享受到实惠。在转诊方面,赋予家庭医生团队一定比例的医院专家号、预约挂号、预留床位等资源,方便签约居民优先就诊和住院。在用药方面,适当放宽基层用药目录,尤其是常见慢性病用药,要与上级医院有效对接,对于签约的慢性病患者,要赋予家庭医生开具长处方权利,酌情延长单次配药量,减少病人往返开药的频次。

  深化医改任务明确要求,今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要扩大到85%以上地市,签约服务覆盖率要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达到60%以上。现阶段要集中资源优先向重点人群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特别是要确保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应签尽签、应治尽治;之后再将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群。但采访中发现,个别地区遭遇居民对家庭医生缺乏信任的难题。

  有患者坦言:“说实在话,我周边的许多人还是不了解、不放心,还是习惯到医院去,也不知道家庭医生签约以后服务质量怎么样。”

  也有患者表示,现在的家庭医生,服务频率太低,医生太少,服务的居民范围太广,医生忙不过来就不会对每个人的情况特别清楚。

  针对群众所反映的基层医生学历、职称水平偏低,群众信任度不高等问题。李斌表示,要强化基层服务能力和水平。继续加强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推进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考试。鼓励专科医师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提供全科医疗服务。同时,切实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尽管我国在推进家庭医生覆盖率、签约率的提升上一直在努力,但是也要清楚地认识到,这是一项落实到人头上的政策,服务质量远比那些数字重要的多。据了解,目前各省的家庭签约率都能交出一份听上去不错的成绩单,但是也存在着“签而不约”的现象。

  出现这样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全科医生的数量难以满足需求。来自南京市新街口附近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负责人就坦言,一个中心要负责几万户居民的健康,而对应的全科医生只有几名。一名医生与几千名居民签约,必然分身乏术。

  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地方为了表面成绩看上去漂亮,“为了签约而签约”。所以,家庭医生的工作机制还需完善,加强宣传,优化服务,以此促进居民就医理念的转变。总之,让家庭医生签约从梦想变成现实的关键,还是要从医生追着居民签变成居民说“我要签”。

编辑: 赵亚芸
关键词: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群众;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