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顾玉才解读国家文物十三五规划 首要强调各级政府主体责任

2017-02-23 07:36: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2月23日消息(记者丁飞)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2016年一系列文物保护和考古发掘事件让我们对文物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更多地参与其中。辽宁“最美野长城”被抹平,激起无数人的愤怒;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惊天发掘,让考古变得不再神秘;长城保护首次启动互联网募集资金,人们日益参与到文物的保护中;一艘致远舰沉船的确认,更让百年前悲壮历史重新回到公众视野。

  国际文物局近日发布《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详细描绘了一幅未来几年的全国文物发展蓝图。何时能摸清我国文物的家底,为它们配齐属于自己的“身份证”?文物保护和利用如何平衡?未来的博物馆是什么样子?

  2016年2月国家文物局发布的文物行政执法十大指导性案例中,几张文物被破坏的图片触目惊心,“擅自修缮”、“擅自拆除”、“违法建设”的字眼频频出现。这些案件,从文物级别上覆盖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四个层次,不少文物本体再也难以恢复原貌,令人痛心。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接受央广记者的独家采访时表示,“十三五”期间,首先要强调各级人民政府保护文物的主体责任。文物工作在发展理念上要牢固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发展理念。要强调、落实各级人民政府保护文物的主体责任,严厉查处法人违法破坏文物的案件。

  根据规划,到2020年全国文物资源和保存状况这笔大账将基本算清,而整个过程持续三个“五年”,不可谓不漫长。顾玉才透露,这座文物的庞大“数据库”,除了为文物配齐“身份证”,它的“健康状况”、“使用状况”都将记录自在册并可查询。经过“十一五”期间开展的全国不可移动文物调查,和“十二五”期间开展的第一次全国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文物家底的情况尤其是国有文物的情况,已基本摸清。“十三五”期间,重点要建立日常的、经常性的文物登陆制度,即文物情况能随时反映在登陆体系中。不光是掌握文物资源的数据,还要了解、随时掌握文物的保存情况、展出情况、修复情况、研究情况等等。

  “十三五”期间将设立12个重点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其中,长城保护计划将编制实施长城保护总体规划和省级长城保护规划,实施一批长城抢险加固、保护修缮、设施建设和综合展示工程;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将建立革命文物资源目录和大数据库,抢救修复濒危、易损馆藏革命文物;“考古中国”重大研究工程,则是要搞清楚早期中华文明的形成过程和整体面貌。在实施重点文物保护的过程中,要推动文物保护由注重抢救性保护向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并重转变,由以前注重保护文物主体向既注重保护文物主体、也注重保护文物的周边环境和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转变。同时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

  作为重要的精神“进补”,逛博物馆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生活“新常态”。前有故宫“石渠宝笈”特展掀起的“故宫跑”现象,后有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在多地引发的“公众考古热”。

  根据规划,到2020年,主体多元、结构优化、特色鲜明、富有活力的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全国博物馆覆盖率从“十二五”期间的每29万人拥有1家博物馆提高到每25万人拥有1家,观众人数达到8亿人次/年。而在青少年教育方面,规划提出了一系列量化指标,包括全国国有博物馆为中小学生讲解服务为每年10万小时以上,每家博物馆每年开展中小学生讲解服务或教育活动4次以上。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说,未来的博物馆将让更多的文物走出库房,走向群众。未来五年,身边的博物馆数量会越来越多。未来的博物馆会通过借展、联展、巡展等多种多样的合作形式,会使更多的文物走出库房来到展厅和大家见面。未来博物馆的服务将更加人性化,通过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手段,老百姓足不出户就可以欣赏到精美的文物。

编辑: 倪艳楠
关键词: 考古;文物;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