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中国之声 > 新闻纵横

央广网

[爸,妈,回家吧]救助站:朝着家的方向

2016-12-08 08:05:00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2月8日消息(记者丁飞 安徽台记者张建亚)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中国老年人走失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我国走失老人一年约50万,相当于平均每天有1370多位老人找不到回家的“路”。如何让爸妈不再走失,怎样让他们安然回家?

  “我爸以前身体非常好,绕着学校操场能跑8圈,得了脑梗后就不行了。爸爸你能快点回来么,我们很想你。”

  “我上班的时候,看我啥时走啥时把饭做出来,我吃完了才上班。现在想想,挺难受的。想吃妈妈做的菜。”

  “已经第十一天了,希望有好心人见到他,能帮忙给他口水喝,主动把他留下,问他一句是不是找不到家了。”

  从安徽马鞍山市中心往东北方向驱车5公里,车在秀山脚下北转,拐上一座土坡会发现这座城市唯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

  有一半登记备案的滞留人员,照片下面写着“无名氏”。因为精神异常、智力残障、表达不清,除了救助经过,其他个人信息都是猜测。流浪乞讨的人里,走失老人15位,占总数的20%。时间最长的一位,已经住了3年多。

  工作人员:有贵州、江西、甘肃的。

  记者:走失到这边来?这么远?

  工作人员:现在不比过去老城市,变化大。老人糊涂了,坐车就不知到哪了。

  救助站的楼里,既有临时观察室,也有住房。每一间配有空调、彩电、席梦思床和有24小时热水的独立卫生间。一位老人坐在床边盯着窗外,背后的墙上不知被谁胡乱写下“不能停止找”。

  申贵琼:你哪地方人?

  周老人:我?我jinliu的。

  申贵琼:什么?jin you的?jin you村?

  周老人:嗯。

  申贵琼:回头我俩再好好谈谈。你告诉我,我把你送回家。

  周老人:嗯。

  这句听不清的“jinliu”,已足够让站长申贵琼兴奋。一年多了老人第一次模糊地讲出家乡。记者翻看她的档案:“无名氏、女、70岁左右,2015年7月23号由涂县救助站护送至我站”。申贵琼每天会瞅准老人开心或话多的时候,趁机问上几遍“你是哪儿的”,只要有回答,便是寻家的开始。

  申贵琼:你知道你姓什么?

  谢老人:姓xie

  申贵琼:谢什么?

  谢老人:xiexueyi(音,反复说了两遍)

  申贵琼:叫xiexueyi。记一下。

  有时问不下去,他会停下请老人抽支烟,然后换一种问法:问学校问工厂问附近河流。

  申贵琼:再想再想。我知道是滁河,滁河哪个乡?

  没有回答。

  申贵琼:那个地方有什么学校?还有什么大工厂?

  谢老人:没有工厂。

  申贵琼:没工厂。那有学校么?有小学么?小学叫什么名称?

  谢老人:小学我记不清。

  申贵琼:再抽支烟,要不要?

  谢老人:嗯,有一个师范校。

  这样一遍一遍反复重复的询问,是救助站识别老人“家在哪里”最主要的办法。细节多一些后,他们把信息上传至今日头条寻人、全国救助寻亲网和一些站长们的微信群里,等待回复。申贵琼打算对jinliu老人做一个“三方会诊”,他请来附近救助站和民政部门的人,集中诊断“jinliu”二字。

  两个小时后,三方到齐。

  周老人:我jinliu滴。我jinliu滴。

  申贵琼:高淳jinliu的。

  其他人:哪个县的?你是哪个县?

  周老人:我是menxia县的,我是menxia的。

  其他人:眉山?

  周老人:嗯,menxia的。

  周老人:江宁有个眉山。

  接下来,陆续得知老人姓周,家在南京江宁区谷里街道。空白了一年多的信息在一个上午被全部填满,申贵琼难以置信。一小时后车子经由省道、县道、乡道,到达了60公里外的谷里。老人下车,人们看到她身后隔街的建筑上写着金牛(jinniu)商场。

  申贵琼正寻求当地派出所协助时,走失一年多的老人竟被路人一眼认出。

  路人:她住在潘家。

  申贵琼:潘家你认识吗?你能带我送到她家么?

  路人:我还在想这段时间没有见过她。我们开车她会拦车,要给点钱给她。我认识她。她今天衣服穿的很好,以前可没穿这么好。

  意外的惊喜,让“最后一公里”的寻亲路变得异常简单。在救助站、民警、好心人的陪同下,周老人回到了家。她的儿子被叫到村口,见到母亲点点头,然后攥着发黑的双手低头玩起手机。患有老年痴呆的老伴走出家门,两人面对面站了许久。空荡荡的家里没有灯、没有门,坑坑洼洼的土渣石灰地面上,只有斑驳的墙壁和一个勉强能坐的破沙发。但老人在这里,清楚地对申贵琼说了“谢谢”。

  周老人:谢谢。

  申贵琼:谢谢啊?

  周老人:我得谢谢你啊。

  民警:不要再跑了啊。

  周老人:不跑了。

  再暖和的救助站,也是临时落脚的房间;再空荡的土坯屋,也是心里最想回的家。

  “寻亲,帮助每一个走失人员找到家,必须要做。到家以后社会保障工作应当如何去延续,我们会和对方进一步沟通。首先我的基本职责——寻亲,我便要完成。”申贵琼说道。

  目前,全国共有救助站2041家,承担社会生活无着人员的兜底保障功能。每年50万走失老人均被归入这一群体。根据《中国老年人走失状况白皮书》,50万人中通过救助站实现完整救助的仅有2万多人。从救助流程到权责明确、从护理人员配置到精细化服务,我国尚缺乏一套系统的走失老人救助体系。

  从救助站到周老人家,这段60公里的回家路,用了整整15个月。寻亲者报过案,救助站也入了网,为何信息却迟迟无法匹配只能依靠申贵琼们一遍一遍的口头询问?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执行院长宋宗合认为,公安与民政合作,共同打造全国统一的人口报失和查找综合信息平台迫在眉睫。一是建立互联网并联、信息互通的效率高;二是建立警务点的驻站系统,警方在救助站直接能够提供信息的查询工作;三是DNA比对系统、GPS定位系统配合去找老人,效果非常好。

  昨天的特别策划《爸,妈,回家吧!》在报道的最后,来自安徽阜阳的赵端付寻找父亲赵守信:我爸爸叫赵守信,他有老年痴呆,我们把他送到阜阳养老院。5号下午2点左右,养老院门没有关严,走丢了。他上身穿着蓝色棉袄、戴着一顶咖啡色帽子,到现在还没找到。现在担心他冻坏了,希望他能早点回家。

  中国之声节目昨天播出后,很快传来好消息。在好心听众的帮助下,赵端付一天之内便找到了走失的父亲,昨晚赵端付激动地告诉中国之声:我父亲走失以后,中国之声很快播放了,在很短的时间内有了老人的消息,第二天有好心人听到中国之声,把老人接到派出所里,派出所通知我们家人去接他,当时很激动。他能认出我,就是不知道我们的名字,他当时也很激动,饭也不吃了就要跟我们走,要跟我们回去。

编辑:倪艳楠

关键词:走失老人;救助站;精神异常

说两句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证15050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02120007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