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中国之声 > 新闻纵横

央广网

[特别策划]张存浩:急国家之所急

2016-06-15 07:48:00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6月15日消息(记者刘祎辰)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先生,不仅是一种称谓,更蕴含着敬意与传承。可堪先生之名者,不仅在某一领域独树一帜,更有着温润深厚的德性、豁达包容的情怀,任风吹雨打,仍固守信念。在市场强势奔袭的时代,先生们还需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为后生晚辈持起读书、做人的一盏灯。中国之声推出特别策划《先生》,向以德行滋养风气的大师致敬、为他们的成就与修为留痕。

  张存浩,1928年生于天津。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的物理化学家、中国高能化学激光奠基人、分子反应动力学奠基人之一。曾多次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并于2013年度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6年1月4日国家天文台将编号为“19282”的小行星命名为“张存浩星”。

“老骥伏枥,志在中华复兴”的张存浩先生  新华社记者金立旺 摄

  出身科研世家、毕生研究尖端科技,初谋面的张存浩先生,如邻家长者,儒雅、热情、谦和。尽管受腰痛困扰、走路微微倾向一边,他仍面带微笑、张罗着招待。这样一位手势和语速都略显迟缓的清瘦老人,实在难以与他“张着急”的绰号联系起来。先生听闻哈哈大笑,说自己认准的事儿,的确是着急得很。

  张存浩说:“好听点呢,就是有点只争朝夕的想法,此时不干,更待何时?”

  1950年,他拗着从小把他带大的姑母的意思,便是如此急切地放弃了在美国继续读博的机会,瞒着家里人买下船票,执意回到当时条件非常艰苦的祖国。

  张存浩回忆说:“我姑姑八月份离开美国,我是十月份。中间刨除买船票之类的时间,是很仓促的。当时就是觉得美国人帮着蒋介石跟我们打内战,太欺负人了。后来抗美援朝开始,总想着一有机会就要回国,不在那儿待了。”

上世纪50年代,张存浩(左一)在实验室进行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实验。 图片来源:经济日报

  回国后,张存浩开始了“急国家之所急”的研究之路。一句话,中国缺什么、什么落后,张先生就忙着研究什么、抓紧赶上去。22岁回国,28岁他就站在了我国首届自然科学奖的领奖台上,他和同事们一起研制的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即人造石油的高效催化剂和流化床工艺,达到世界领先水平;36岁,正值火箭技术从无到有的年代,他又转行在火箭推进剂及其燃速理论上取得突破。1973年,刚刚被下放回来的张存浩,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组建了化学激光实验室。

  张存浩说:“我们当时胆儿比较大,很大的包袱倒也没有。当时做水煤气也是,因为没有石油不能打仗,所以我们为了适应国家需要做了石油。化学激光,也不能吹牛说做出来就证明我们当时多准确,只是觉得有可能有用。我们就试了一试,没想到就做出来了。当时就是觉得,别的国家能干的,我们也能干。”

上世纪70年代,张存浩(后排右二)和化学激光团队部分同志。 图片来源:经济日报

  正是这道高能的化学激光,2013年为张存浩带来了迄今为止只有25个人获得殊荣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然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化学激光研究并不被看好,资料、仪器、设备样样都缺,甚至科研经费都成了问题。没有钱怎么办?张先生的“急脾气”又上来了,当机立断,借!

  张存浩回忆说:“当时跟国防科工委借过钱,三十万是有的,而且很准确。这是一条路,其他我还找过。”

张存浩(左三)与同事探讨实验文体。 图片来源:经济日报

  1986年,转机出现了。863计划将高能激光作为重点内容,可愁人的是,认同化学激光的专家并不多。张存浩又急了,甚至和同行们打起了赌——别的激光的经费,化学激光只要十分之一,一样能研究出成果。“86年,我们就去开会了,科工委想规划一下,当时就说要自由电子激光。化学激光,不要!我们当时就说我们还是有前途的,说不要也没什么根据。”

  大概是这劲头实在打动人,经费真的有了,但也真的只有十分之一。当时自由电子取得了三千万经费,而化学激光只有四百万,张存浩硬是凭借这有限的经费,研制出我国第一台连续波氧碘化学激光器,带领化学激光成为高能激光领域的一枝独秀。

张先生家的照片墙,整整一层用来摆放2013年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照片  记者刘祎辰 摄

  九十年代,张存浩先生调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这回让他着急的是国内优秀科研人才断档。从海外吸引人才靠的是项目,但是没有启动资金怎么办?

  中科院院士包信和回忆起当时:“大概是94年,基金委推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当时我刚回国,这不仅是钱的问题,更是一个肯定。后来在当选的人里选香港的一个求是基金,张先生推荐了我。这笔钱比较多,对研究组从初创慢慢发展到一定规模,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包信和并不知道,这笔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是张存浩先生连续两次上书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的结果。

  张存浩说,这方案是连夜赶出来的,他们还给方案起了个名称叫“连夜稿”。“因为我老催着人家。”

习近平向获得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张存浩颁奖 图片来源:新华社

  在学生中科院院士杨学明看来,正是通过这条路,让青年学者们的科研项目能够落地生根,这是张先生对后辈们最实实在在的提携。

  杨学明说:“让你觉得有做下去的信心和支柱。这个基金对科学人才的发展非常重要,因为它是看人的,它造就了一大批青年科学家。现在新当选的大部分院士都拿到过这个基金。”

2013年,张存浩(左二)与科研工作者在实验中进行交流。 图片来源:经济日报

  88岁高龄,一线科研是做不了了,张存浩先生又在替年轻人的成长着急,举荐他们申报国内外科技奖项。安享晚年在张先生这里,是只求心安,而非身安。

  张存浩说:“给他们创造条件,很难说是最好的,但是比较好的条件,让他们可以竞争。做这个事情,我还是无怨无悔。”

  记者手记:

  是时光,让张先生一点一点慢下来。他的学生说,先生直到几年前还记忆力超群。但坐在我面前的老人,追忆往事时,一些片段已经需要停下来寻思很久,手抬起微微晃着,似乎要在过往的岁月中打捞些什么。

张先生说这不是他唯一的书桌,笑称自己是“狡兔好几窟”。 记者刘祎辰 摄

  先生的客厅里、书桌上,并没有如想象般堆满科研书籍,更多的是字画卷轴、古典唱片。与夫人迟云霞携手走过六十多年,夫人称先生是“绝好的人”。两人从没拌过嘴,最大的共同爱好就是古典音乐。夫人说从前,先生经常一进门就开心地放声歌唱,她就知道,一定是又有什么难题被解决了。

编辑:朱琪

关键词:先生;张存浩;中科院院士

说两句

相关阅读

乐黛云:采撷东西 和而不同

中国之声推出特别策划《先生》,向以德行滋养风气的大师致敬、为他们的成就与修为留痕。

2016-06-14 07:52:00

李道增:一生的剧场

李道增,1930年出生于上海,清末重臣李鸿章后裔。师从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之后留校任教,曾任清华建筑学院第一任院长,1999年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在中国剧院设计和研究领域,他堪称开山第一人,北京天桥剧场、中国儿童剧场等均为其代表作;长达150万字的巨著《西方戏剧剧场史》,成为国内首部跨戏剧与建筑两个学科的学术专著。

2016-06-13 08:31:00

方汉奇:三尺讲台 一世书香

方汉奇,新闻史学家。1926年生于北京。1951年起先后在圣约翰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任教,从事新闻史教学研究超过60年。所著《中国近代报刊史》《中国新闻传播史》等成为国内新闻学院最权威的新闻史学教科书。

2016-06-12 08:35:00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证15050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02120007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