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余音渐远的大喇叭

2016-02-25 07:16:00来源:央广网

西戌村村委会屋顶上的大喇叭

65岁的村民李花凤听大喇叭早已成为习惯

  央广网北京2月25日消息(记者张磊 李雨楠 明慧)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一朵牵牛花,爬上大树杈”。这句顺口溜,说的就是“乡村大喇叭”。曾经,大喇叭是每一个村庄的标配,这里既有字正腔圆的北京声音,又有乡音浓郁的家长理短。后来,随着电视、电脑、手机的普及应用,当年的高音喇叭渐渐被人们淡忘。在越来越城市化的现代乡村,我们是否还需要乡村大喇叭呢?

  对于50岁以上的村里人来说,这段声音温暖又熟悉。 每当大喇叭在空旷的乡间响起,全村男女老少都会不约而同的侧耳倾听。

  杜嗣琨40多年前就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从事对农村广播工作。至今,乡村大喇叭的记忆依旧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里——当时一到中午吃饭,社员就在队部下边的大喇叭底下,边吃饭边聊天。“他们把大喇叭传出的声音作为党的声音,毛主席的声音。他们把这个作为他们一天之中很重要的时光。”

  当年高悬在农村电线杆头高音喇叭,是信息闭塞的乡村了解外面世界的唯一通道。它融入了乡村人的生活,寄托着淡淡的乡愁。

  村民马武广最爱听大喇叭放电影录音剪辑,那时候村里没有收音机、电视,看电影一年也看不上几部,所以一转播小说、戏曲,孩子们就特别爱听,好多经典台词马武广还记忆犹新,甚至还能唱上两句。

  清晨7点,深冬的天空刚刚泛起鱼肚白。太行山腹地的小山村--河北涉县的西戌村,淡淡薄雾中,大喇叭准时响起,召唤着乡亲们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 

 

90年代的时村中使用的扩音器

2000-2010年使用的扩音器

如今使用的无线扩音器

  正在村委会办公室播音的人叫邢海红。与我们印象中一支裹着红布的麦克风、一台扩音器的村广播站不同,邢海红所用的装备,是一部洋气的无线对讲机:

  邢海红回忆说,她刚接手的时候,还是旧式的广播,有扩音器,有话筒,坐在那有一种广播的感觉。现在虽然方便了,但是没那种感觉了。

  邢海红怀念的,不只是那支话筒,更多的是乡亲们对大喇叭的依恋。用西戎镇文化站站长王矿清的话说,就是凝聚力。那个高高挂起的铁皮桶里,哪怕是传出一声“咳嗽”,都会引起全村人的特别关注。

  用王矿清的话说,“喇叭伴我成长”。在喇叭中唱着戏,听着音乐。当时喇叭对于村民来讲,那就是号令,一广播就得去。大喇叭还有一种凝聚力。不管大家走到什么地方,只要一听到大喇叭广播,就会情不自禁的回到村里。

  时间在飞速前行。有了电视、通了互联网,村里人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越来越多,逐渐替代了曾经说一不二的大喇叭。村里人对大喇叭的态度也渐渐发生了变化: 

  老人江花娥说,村上有什么事情,听到广播就都去了。很多村民不识字,有什么事广播一说,就都知道了。

  中年人牛海林则是“有无均可”的态度:“现在都是网络服务了,网络上边都有。”

  小学生王靖雯则盼着“大喇叭消失”:“因为那个很烦,我觉得全是噪音,影响我们的生活。”

  三代村民,三种希冀,依赖少了,凝聚力弱了,王矿清开始怀念挂着大喇叭的杨树下,村民们凑在一起聊天的那种亲切:“过去大家听广播的时候,大家都往一块凑,而且听完广播后还交流,分享那种愉悦,现在没有了。各家各户都有电视,有自己的手机,都不往一块凑了。”

西戌村现任播音员邢海红正在播报森林防火须知

将喇叭安装在车上来推销商品,车绕村一圈大家就都能听到了

  1998年,国家开始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如今,无论你是住在深山旷野,还是海边坝旁,都可以通过电视、无线广播、网络了解外面的世界。杜嗣琨发现,曾经响彻田野上空的高音喇叭,变得越来越安静了:“我注意到,从八、九十年代,慢慢地,大喇叭就荒废了、拆除了。大家获取信息的渠道五花八门,什么都有了。有的地方村村通安上了,非常好的现象;但有的地方没有的,他都不知道大喇叭是什么东西了。”

  乡村大喇叭承载了一个时代乡村人的真实情感,诉说着现代中国农村的发展进步。随着时代的变迁,它真的会变成“大哑巴”吗?

  大喇叭的娱乐功能在退化,喇叭下也不再是乡亲们闲暇时的社交中心。可喇叭里亲切的家长理短、百听不厌的乡音,以及这种直来直去、传递信息的方式,依是乡亲们需要的、喜欢的。 

  村民王志强的孩子在外边打工,接触的新鲜事物比较多, 他说,自己要是不多看看电视,或者听听收音机,跟孩子就“没话说了”。

  农民在变,农村在变,乡村大喇叭也在变。各地实施广播惠农工程,给每家每户安装“小喇叭”,正在成为当代的时尚。

  中国乡村之声是新时期“送声音进乡村”的主要媒体。当年领受创办任务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总编辑史敏先生,他的愿望是用更先进的传播手段,以更精彩的节目内容,再造大喇叭新的辉煌:“就喇叭本身来讲,它已经更新换代了。用音响、音柱取代了过去的大喇叭。”现在国家非常重视农村的公共文化建设,其中一项就是“村村通、户户响”。 史敏表示,要把对农广播的节目办的越来越贴近农民,让广播可以伴随他,让他在伴随中间获得很多信息。

编辑: 刘梦
关键词: 文化印记;大喇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