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归来兮鲁班

2016-01-28 07:42: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桃源1月28日消息(记者丁玲娜 夏恩博)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木工曾是中国农耕社会的重要工种,也是劳动大军中令人尊敬的职业。数千年时光流转,木工形成了体系完备、博大精深的传统手艺,在中华文明史中留下了灿烂的一笔。如今,“锯子”时代已经过去,传统木工后继乏人。我们怀念木工曾经带来的温馨回忆,更要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

湖南省桃源县

  湖南省桃源县,沅江水自西向东穿过县城。明清时期,桃源的木工技艺精湛,被请进皇宫,得名“桃源工”。如今,知道“桃源工”的,不多了。

  2012年,桃源县重建历史学家翦伯赞的故居,全是木质结构,工艺要求高,文物部门广贴“招贤榜”寻找高级木工,却无人揭榜。桃源县枫树乡乡长翦林华说,当时费尽周折,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人。

  翦林华回忆称,专门搞木器的老木匠,本地都没有了。传统的木头插销、轩等手艺,本地没有木匠会做,最后,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找到了程冬初木匠。

程冬初

  程木匠,叫程冬初,50岁,学木工35年了。

  程冬初说,做方子的时候,露出一点点的那个叫针轩,他们都是提前用墨子把每个地方的线划好。这样粘上去,才能合得拢,这是木工师傅最厉害的地方。

  木工是悠久而古老的手工,《礼记》把木工列为“天子六工”之一。春秋时的鲁班被尊为木工祖师,发明了钻、刨、曲尺、墨斗等工具。几千年农耕社会,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木工师傅的劳动和创造。

工具

  程冬初的家,像是一个木器博物馆。程冬初说,他是子承父业,从小就喜欢这一行,15岁正式拜的师。除了摆弄古建筑,程冬初还擅长木雕,按国家职业标准,他是“精细木工”。   

  程冬初介绍说,这个木雕叫做《花开富贵》,使用桃源樟木刻制,全是手工雕出来的,长度两米多,有90公分宽。

  凭着好技术,程冬初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一年到头有接不完的活儿,月收入90块,是当时一般工人的三倍。

  计划经济年代,木工是劳动大军中令人尊敬的职业,工厂需要,家庭也都欢迎。那时过来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有关于木工的记忆,大衣柜、吃饭桌,家里总有几件木工师傅打的家具,一些手巧的人家,还自己动手,制作小桌子、小板凳。

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的故居

  一首名叫《木工老爸》的歌这样唱到:“凭着一把锯子撑起了家,这就是我勤劳善良的木工老爸,靠着一把斧头养活这个家,这就是我质朴可爱的木工老爸……”

  儿时的场景,朴素的生活,当时间拉开距离,过往的流光碎影会格外明亮,撒向心田,带来温暖的回忆。

  逝者如斯,雾气蒸腾的沅江,依旧伴着桃源城。江边,程冬初的家具厂已开了十多年,如今也招不到工人了,当年的同门也都纷纷转行,程冬初发现,自己渐渐成了“独行者”,唯一坚持陪伴他干木工活的是妻子。

程冬初和妻子

  程冬初妻子告诉记者,因为老公兼职做别的事,要不然维持生活都很困难。她的师傅教了几个徒弟,但好多人都放弃了。

  传统的“锯子时代”过去了,流水线代替了手工,生活中对木工的需求也少多了。年轻人愿意当大厨、学理发,却不愿沾出力出汗的木工活儿。像程冬初这样的“精细木工”,要靠长年累月的锤炼,更是无人问津了。

  程冬初说,现在好多家具都是机器做的,他这里基本是靠手工雕刻出来的,都是实木家具,有些东西机械代替不了。

工匠始祖——鲁班

  冬至过后,桃源城潮湿而寒冷,一早,程冬初没有去自己厂里,而是带着一份沉甸甸的任务匆匆赶路,他要找当地政府,办一所木工学校。

  程冬初说,他连名字都想好了,叫“鲁班学校。”因为木匠的祖师爷就是鲁班,他想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木工是传统社会重要的手工,无论是作为技艺,还是作为职业,木工演进的漫长历史,都伴着技术进步,反映着文明的进程。

  如今,隆隆的机器声似乎掩没了一切,像这样手工的声音,很少听到了。

  也许,正是从这些粗重的敲击、锤打声中,我们才能听出,来自遥远过去的遗响,我们才能揣想,世世代代劳动者的身影。这样的景象,在今天的大山深处,偶尔还会感知。

  云贵高原山区,贵州龙山镇河坝村,一座瑶族木屋建成了,按照传统,老木工龙运勇唱起歌谣,为新屋的主人祈福。龙运勇说,祖辈传下来的歌谣,只有他还会唱几句。

  龙运勇告诉记者,像他这样做传统木工的人不多了。他已经45岁,都算年轻的。更年轻的因为做木工赚不到钱,都出去打工,再过些年,这门手艺就会渐渐消失掉。

编辑: 朱琪
关键词: 文化印记;鲁班;木匠;湖南桃源;程冬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