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古风犹在 遗韵难寻

2015-12-31 07:34:00来源:央广网

彩调歌舞剧《刘三姐》中的经典赛歌场面

  央广网南宁12月31日消息(记者董高颉 邓君洋)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中国戏曲,流传千年,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从宫廷到文苑,从市井到乡村,戏曲曾全面覆盖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如今,许多戏曲品种日渐衰微。乡曲乡情如何唤醒我们的文化记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特别奉献《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这一季,让我们静听“戏曲”。

  彩调是广西地区的戏曲剧种之一,被誉为“充满泥土芬芳的快乐剧种”,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山峰蜿蜒重叠,江流曲曲弯弯,顺着流水,飘来了刘三姐的歌声。这歌声已经成为一份遗产、一则神话、一种符号,可又有多少人知道“刘三姐”最初是出自广西的传统戏曲彩调。

电影《刘三姐》中,黄婉秋扮演刘三姐

黄婉秋(中)与记者(左)、录音师合影

  70多岁的黄婉秋是电影刘三姐的扮演者,她觉得,没有彩调的话,怎么拍刘三姐,虽然也加了很多民歌,在彩调的基础上,把刘三姐发展起来,彩调功不可没。

  进入多元化的艺术时代,曾经繁华的广西彩调面临各自困境,许多人已经不知道彩调的存在,彩调演出,古风犹在,遗韵难寻。

  很多观众对彩调不熟悉,其中甚至有本地人,他们也并不知道,广西刘三姐是出自于广西什么戏曲。

  起源于广西农村的彩调,俗称调子、彩调、彩灯、哪嗬嗨等,流传甚广,名称不一。1955年以后统称为“彩调剧”。 彩调形式活泼,通俗易懂,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被誉为“充满泥土芬芳的快乐剧种”。1959年,柳州市彩调剧团编演的彩调剧“刘三姐”扩大了这一剧种的影响。

记者采访广西壮族自治区彩调团原团长龙杰锋(右)

  说起彩调的辉煌,原广西壮族自治区彩调团团长龙杰峰激动不已。他告诉记者,彩调五进中南海四进怀仁堂,全国24个省市巡回演出,连演唱两百场,历时2年,这个在中国戏剧史上是没有过的。

  “世上只有藤缠树”,这是广西第一代彩调剧“刘三姐”傅锦华的歌声,她在彩调经典剧目《龙女与汉鹏》、《王三打鸟》里塑造的艺术形象,至今让人难忘。同样,傅锦华为电影刘三姐的精彩配唱,美如天籁的歌声依然传唱至今。

  2006年5月,彩调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时两三百年的彩调,在新的时期面临经费拮据、人才流失等尴尬局面。

  老团长龙杰峰痛心的告诉记者,现在演员在流失,说起来都想流眼泪。院校挂钩去招生,没人考。为什么这么多演员走?待遇底,又累,好多人都不愿意干。年轻人不喜欢,继承的人也越来越少,剧场也越来越少,改电影院,改卡拉OK厅。地区的萎缩荒漠,人员的萎缩荒漠,观众的萎缩荒漠,彩调就成了非遗。

《印象·刘三姐》剧照

  一部彩调剧,一曲刘三姐,凝聚了几代彩调人的心血。2003年,导演张艺谋把刘三姐搬上了大自然的舞台,《印象·刘三姐》在桂林阳朔公演。

  山峰隐现、水镜倒影,我们看到了一幅幅美得令人窒息的“印象”画面:看到了这个时代所具有的综合性和包容性,“刘三姐”为这个急剧变动的时代又平添了一分静谧。

  彩调刘三姐有个傅锦华,电影刘三姐走出了黄婉秋,印象刘三姐同样给观众们带来了新一代的刘三姐王予嘉。

王予嘉(左)和记者

  王予嘉说,我感恩,我在《印象刘三姐》中所有的表演技术、舞蹈身段都是彩调的老前辈给予我的宝贵遗产。我们要继承的是傅锦化老师他们这一代老艺人留下来的彩调独特的韵味。

  戏曲起源于民间,它保存着地方语言和世俗风情,是一个区域、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一路采访下来,我们听到太多戏曲人,彩调人的心声,他们的心愿很简单,那就是把自己的戏种、把彩调传承传唱下去。

  戏校周校长表示,戏曲专业讲解衣钵真传,如果没有学校的戏曲专业坚持,专业剧团已经人才断档啦。

  王予嘉表示,希望现代的人们唤醒之前的记忆,不要把非物质化丢掉,让我们挖掘它的美,欣赏它的美,感受他的美。

编辑: 朱琪
关键词: 文化印记;刘三姐;彩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