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生活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中国之声 > 新闻纵横

《教改辩证法》第一篇:就近入学的难与易

2014-09-01 08:01:00  来源:中国广播网  说两句  分享到:

  央广网北京9月1日消息(记者丁飞 马喆)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今天是九月一日,也是全国中小学开学的第一天,全国共有超过百万的小学新生将走进课堂开始自己新一阶段的学习和生活,而对于很多家长来说,生活状态可能也要有所变化了。

  自家孩子要上学这些日子的确是够忙活的,尤其是那些开学上小学一年级的,为了能把孩子送进更好的学校,很多家长往往提前几年就把户口迁往“名校周边”,甚至不惜一掷千金在名校旁买房“蜗居”,还有不乏那些挨家挨户走关系、串朋友的,为了孩子的上学问题,可谓是跑累了腿、磨破了嘴。

  按照国家《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适龄儿童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将施行就近免试入学。同时,教育部提出,到2015年,包括北京、上海等在内的全国19座大城市要100%实行小学划片就近入学。

  在这样的政策影响下,学区房、学区户口也就应运而生了,就近入学实际操作中的难点在哪?又该如何破解就近入学政策与优质教育资源需求之间的矛盾呢?

  伴随着熟悉的儿歌,新学期第一天,北京有18万名一年级新生,背上自己的小书包,走进明亮的课堂。作为全国教育资源最为丰富的地方,在北京上学难吗?答案是不难。拥有北京本地户口的适龄儿童,只要按时在北京中小学登记系统中登记,不用任何形式的考试,根据教委公布的划片信息,他们就能找到离家很近的接收学校。

  全国人大代表、北大附中校长王铮:义务教育是不能择校的,基本上是就近入学,这也是《义务教育法》规定的。

  不过,望子成龙之心人皆有之,家长都希望把孩子送到更好的学校,不能输在小学的起跑线上。因此就出现了“上学容易,上好学校难”。除了条子生、共建生、特长生等特殊的上学渠道外,在免试就近入学的政策下,学区房、学区户口的概念应运而生,并成为一些家长争抢的对象。以北京为例,实验二小旁边胡同内一间10平米的小平房,曾经标价300万元,单价远超“地王”。原因很简单:这是学区房。

  王铮:现在就近入学,大家就想办法:花钱买户口、租房子,实际上花了钱,但是这钱没有给教育,这个钱给了房地产了,或者给了办假证的了。或者走了别的歪的渠道了。

  同时,由于就近入学,使得家长倍加关注入学的划片范围,甚至今年5月,一则北京“假冒”的2014入学划片信息,竟然在微信中被大量转发。家长们的神经之所以如此敏感,是因为学校的划片决定着孩子的命运,并且划片的依据是由小区或者街道整体确定的,并不是距离学校的简单远近。这意味着,即便学生的居住地和名校只有“一墙之隔”,也不保险,学生也有可能和名校“擦肩而过”。

  学生家长:也不公平,很难说谁家离得远近,而且真正应该是以地理位置的辐射去划片比较合理。

  当前来说,家长择校需求的神经之所以如此敏感,只要是由于教育资源不均衡所致,如果说,每一所学校的师资力量、软硬件设施都相差无几,想必家长们也不想如此的奔波劳累,上一所离家最近的学校又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在短时间内想做到这些,对于我们目前的国情来看还是有些困难的,就现阶段来说,要怎样才能根本上消除家长择校的需求,减少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择校的烦恼呢?作为首都,北京又在进行着哪些改革与探索?

  古人云:不患寡而患不均。均衡教育资源是解决家长择校,不愿就近入学的根本途径。为此,北京一方面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把“蛋糕”做大。北京东城区成立了教育集团,以优质学校牵头,带动周边的普通中学和小学。西城区把不同学校划分为11个学区,尝试形成中小学对接的九年一贯制教育。西城区教委副主任赵蓬欣表示,实现了每个学区都有优质校、教育集团成员校、特色校的布局。

  赵蓬欣:像新街口学区,有实验二小、育民、黄城根小学,丰富了这些学区学校的形态。通过学区内部教研、课程的开发,使得其他学校有发展。

  不过,成立教育集团也使不同学校面临师资、学生、管理等对接的现实问题。作为经常诞生北京高考“状元”的中学名校,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接管”了马路对面儿的二龙路中学。实验中学校长蔡晓东表示,很多问题正在改革中探索。

  蔡晓东:我们感觉有很多东西不明朗。就是办这个集团的主要目标是什么,主要任务是什么,要实现这些需要政策配套作支持,这些政策又是什么。整体性的设计现在研究并不充分。比如说学生你要接、教师你要接、管理你要接,里面很多问题。

  另一方面,北京正在逐步均衡教育资源的配置,把“蛋糕”分好。今年北京启用了新的中小学入学登记系统,使每个学生的入学轨迹透明、清晰,并取消了被社会诟病多年的“共建生”。所谓“共建”是指学校可以获得共建单位提供的资金、便利等支持;学校则给予共建单位员工子女部分升学指标,此前,北京有些名校的共建单位甚至多达十几家,其中不乏国家部委级单位。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说,随着国家对义务教育的保障,共建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李奕:我们把更多优质教育资源的学位,真正还到了就近入学的大框架当中,它能惠及到老百姓和更多的学生。两个招生系统严明的规则的部署,我们用制度的框架,使得就近入学的比例得到了保障。

  数据显示,今年北京小学就近入学比例为93.7%,达到北京基础教育历史上的最高值。距离教育部要求的100%的目标更近一步。李奕表示,目前北京正在全力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具体工作。

  李奕:具体体现在,干部教师真正实质性的交流上,课程、教材、评价的统一上,学校文化的融合上,只有把这些资源真正打通,把它固化下来,我们的改革才能被老百姓所认可。

  更公平、更均衡,更加惠及普通民众,北京的基础教育改革值得期待。但是,对于全国而言,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与其单纯追求就近入学比例和目标,不如实打实地均衡目前依旧稀缺的优质教育资源。哪一位家长不愿意自家孩子能多睡一会儿,在家门口就能上到好学校呢?

编辑:夏可欣作者: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头条推荐

关闭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