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生活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中国之声 > 新闻纵横

长江碧波向东入海 汉江清水北进京

2014-06-26 08:22:00  来源:中国广播网  说两句  分享到:

玉皇顶村退耕还林的柑橘林距离丹江口水库的直线距离不到一公里,林场场长李海虎向记者介绍水土保持,减少化肥、农药污染水质的情况

湖北秭归县茅坪镇退耕还林后形成的万亩高效产业生产基地,数据显示退耕还林对减少水土流失效果明显

  央广网丹江口6月26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特别策划绿色中国行动今天走进湖北。湖北,又称“千湖之省”,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润泽荆楚大地。从2000年开始湖北实行退耕还林政策,目前这里的人均森林面积是124.7平方米。

  目前,开工建设20年的三峡工程将迎来整体竣工验收。今年年底,汉江水将以湖北丹江口为起点,沿南水北调中线向北京、河北等送水。退耕还林在长江三峡和南水北调两项世纪工程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湖北省秭归县长岭村,距离三峡大坝的直线距离不到10公里。从长岭村翻过一座山岭,就能看到滚滚长江。为了确保“高峡平湖”的一池清水,当地连续多年实施退耕还林,付鲜玉一家原来在山区坡地上种粮食,现在已经变成了漫坡的茶树,白墙、黑瓦的房屋则掩映在绿油油、阶梯状的茶树林间。

  付鲜玉:种茶叶的收益还是要比种粮食多一点。茶叶根基本上还是有一尺多。只要是成林之后的土地,土地都不会流失。

  秭归县中坝子村村民尤大明告诉记者,退耕还林前,山沟里蓄的水是黄色的,下雨时顺带下红色土壤,水甚至能变成红褐色。由于他家的房子就在半山腰,以前最怕的就是下大雨和泥石流。

  尤大明:像过去的话,那个山上下暴雨,那个沟水,两个沟全部红色的,像现在再下暴雨,再看那个水,就不是了。那个白花花的瀑布,再看不出原来的混水了。

  科学的监测数据,也验证了三峡库区农民的切身感受。2005年,中国林业科学院在秭归建立森林生态定点研究站,副研究员黄志霖介绍,根据观测点的数据,退耕还林后水土流失量大为降低。也就是说在这里,水土流失,不是一般的控制,而是得到了根本性的控制。

  黄志霖:茶园,板栗林地,或者柑橘园,原来是坡耕地,现在它的土壤流失只相当于它的十分之一。林地只是相当于原来的四十分之一。养分流失也是大幅度的减少。

  更大的层面,水土流失的程度,直接关系着三峡库区的整体泥沙问题。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枢纽工程检查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厚群表示,由于水土保持,三峡库区的入库的泥沙量好于预期。

  陈厚群:现在三峡入库的泥沙不到我们预期的一半,大概是每年只有两亿吨,之前预计的是每年五亿吨。由于水土保持起了作用,上游修了很多水库帮助拦沙起了作用,所以泥沙问题缓解了很多。泥沙问题比预期要好,是肯定的。

编辑:李岸作者: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头条推荐

关闭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