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25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25日是第35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今年的主题是“接种疫苗,防控疾病,守卫健康,守护一生”。正因为打了疫苗,无数孩子的头顶撑起了一把“健康保护伞”。

自从我国实施计划免疫工作以来,儿童免费接种的疫苗品种已经由4种增加到现阶段的11种,预防疾病的数量也从6种增加到现阶段的12种。

儿童从出生到学龄前是免疫系统最脆弱的阶段,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都为这个阶段的儿童制定了不同的免疫规划策略,依据的是当地的疾病流行情况和经济条件。

目前在我国将疫苗分为两类:一类疫苗也称“免费疫苗”,是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该依照政府规定受种的疫苗,(它还有个官方名字叫“免疫规划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乙肝疫苗都属于这一类疫苗。在这里要提醒各位家长,只要没有禁忌症,都应该及时给孩子接种一类疫苗。如果不接种,可能会影响宝宝入托、入园、入学。

二类疫苗的官方名字叫“非免疫规划疫苗”。它是公民自费并且知情、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可能有些家长会觉得:非免疫规划疫苗是不是不太重要呢?还有人说,非免疫规划疫苗都是为了挣钱的。如果这么想,就错了。因为免费疫苗和付费的其他疫苗对预防疾病来说重要性都是一样的。但从国家综合情况来看,目前还不能把全部的疫苗纳入免费的范畴,所以有一部分需要家长自费接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主任医师余文周表示,这种疫苗分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非免疫规划疫苗在疾病负担非常清楚的情况下,疫苗供应的产能能够得到保证,我们对于成本效益的分析,它符合成本效益的要求。这种非免疫规划疫苗能够纳入到免疫规划里面来,它就变成了免疫规划疫苗。”

比如:甲肝疫苗在2007年以前就属于自费疫苗,现在变成了免费疫苗,相信未来会有更多自费疫苗被纳入到免费疫苗当中来。

图片来源:CFP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非免疫规划疫苗都有必要接种?如果经济条件有限,家长又该如何选择?国内疫苗专家陶黎纳建议:“自费疫苗里面有两种情况,一种从预防的疾病种类来讲,是免费疫苗不覆盖的,在选免费疫苗的同时你选择了这些免费疫苗不覆盖的自费疫苗,肯定是扩大了保护面,对宝宝健康更有利。还有一类就是同时有自费也有免费的疫苗种类,比如乙肝疫苗、甲肝疫苗、乙脑疫苗,这三个它既有免费的又有自费的,这种情况下选免费的就够了。肺炎13价结合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这两个疫苗非常重要,还有像轮状病毒疫苗、水痘疫苗、手足口疫苗、流感疫苗,主要就是这几个疫苗。”

建议家长们,在疫苗接种前“做好功课”,比如相应月龄的孩子应该要接种哪些疫苗,接种这些疫苗以后可能会出现哪些不良反应?如果在家里出现不良反应,如何给宝宝进行护理?湖南省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副主任赵莎提醒家长:“如实跟医生反映孩子的健康状况,比如孩子的既往病史、家族史、过敏史以及以往接种疫苗时有没有发生过不良反应,还要配合医生在接种前给孩子进行病史问询和体检。宝宝应该在健康的状况下进行接种,如果已经在家中出现发热、急性腹泻、严重湿疹等症状时,一定要暂缓接种,等到症状完全好转以后,我们再及时补种。”

在日常门诊中,常遇到一些家长因宝宝出现湿疹、发烧等情况,而推迟接种疫苗,也有不少早产儿/低体重儿,以及营养不良、先天性心脏病等特殊健康状态婴幼儿的家长因担心疫苗带来风险而放弃疫苗接种。专家建议家长找专科医生或者到疾病预防科进行接种评估,根据评估情况选择是否能够接种,不要武断放弃疫苗接种。

今年3月,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21年版)》,与之前的版本相比,更新追加了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过敏、免疫功能异常儿童等情况如何接种疫苗的内容。

接种疫苗后,孩子最常见的反应是出现烦躁、哭闹、发烧等症状,这些症状一般会在一两天后消失,不必过于担心。但如果孩子出现了38.5℃以上的高烧,且超过48小时仍不退烧,或者精神状况差、严重呕吐、呼吸异常等情况需要及时就医。赵莎医生提醒家长,疫苗接种后要牢记以下5点。“第一,一定要在预防接种门诊留观30分钟,确保孩子没有不适症状才能离开。第二,若口服疫苗以后,一定要在半小时内不给孩子哺乳或喂热的食物,比如热牛奶、热水。第三,查看预防接种证是否预约好下次的接种时间,一定记得不能提前接种。第四,接种当天不要给孩子洗澡,避免注射部位沾水,另外不要给孩子喂食以往没有吃过的食物,以防出现过敏反应,难以判断过敏发生的原因。第五,留存好预防接种门诊的咨询电话。”

对于需要添加辅食的婴幼儿,该如何安排打疫苗和加辅食的顺序?八一儿童医院主任医师花少栋在回答一名家长网络问诊时指出,如果孩子在打疫苗之前吃过某种辅食,“先不要换,过两三天之后没什么反应,再加另外的辅食”。

同时,在新冠肺炎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家长带着孩子去打疫苗时,也不要忘了做好个人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