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11日消息(记者朱宏源)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近日,为加强遏制婚俗的不正之风,全国多地确认为婚俗改革实验区。民政部网站显示,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江苏省、河南省等地被确认为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

婚俗礼仪传承千年,全国各地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婚礼习俗,也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婚俗悄然“变味”。婚俗中的一些不正之风打着传统文化的旗号,传播不健康、不文明的文化气息。

2020年,民政部印发《关于开展婚俗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开展对天价彩礼、铺张浪费、低俗婚闹、随礼攀比等不正之风的整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助力脱贫攻坚,推进社会风气好转。《意见》一出就引起网民高度关注。今年全国多地成为婚俗改革实验区,多措并举能够革除婚俗陋习吗?

“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婚回到贫困线”不是段子,而是屡见不鲜的现实。动辄十几万到几十万不等的“天价彩礼”,高攀不起的“份子钱”,一摆就是几十桌甚至上百桌的豪华婚宴......这些现象让传统的婚俗变了味道。最令人深恶痛绝的是无底线的“婚闹”,不仅冲淡了新婚的喜气,降低了婚礼的格调,甚至污染社会风气。在毫无克制的“婚闹”中,时不时曝出新郎受伤、伴娘被猥亵事件,甚至发生新郎被“闹”死的极端案例,让喜事瞬间变丧事。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丛虎表示,婚俗之“俗”,指传统习俗、公序良俗,绝无半点庸俗、低俗的意思。浪漫、和谐、文明的婚礼习俗不仅能够增进新郎新娘、儿女亲家乃至亲朋好友之间的感情,一定程度上对社会和谐起到“润滑剂”的作用。婚俗不能完全否定,但一定要加以限制。王丛虎说:“移风易俗不是一时半时的事情。从某种程度上说,婚俗嫁娶也是亲戚、朋友、同事、邻里之间交流感情的途径,不能完全否认它,不能一刀切。如果希望有个政策、规定就能消除它,我觉得这不太现实,有效的方法就是限制一下。”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在为革除婚俗陋习、倡导健康文明婚俗积极努力。河北河间市利用农村道德讲堂、村民议事会等载体,用身边人讲身边事,放大榜样的示范效应,重建年轻人的价值观。河北河间市西九吉乡沈村姑娘吴倩,结婚时主动提出不要男方彩礼,不办酒席。吴倩说:“我认为女孩子的价值不是在彩礼上体现的,而是在婚后的日子。结婚以后的美好生活应该靠两个人共同努力,和丈夫齐头并进,在生活和事业中相互成就,开辟一片新的天地。”

第十七届青年集体婚礼活动(央广网发 图片来源:CFP)

包头市青山区则是通过开展形式多样、深入人心的婚姻家庭社会化活动,积极有效地推动引导全社会树立新时代健康和谐的婚恋观、家庭观。包头市青山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主任郝军霞介绍:“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常态化婚姻家庭辅导公益项目,把婚前教育、家庭关系梳理、婚姻关系修复等心理咨询辅导引入社区、村镇、大学和企业。弘扬和宣传绿色婚庆新风尚,有效改变了老百姓以往结婚轻登记、重婚宴的旧习俗,也引导了年轻人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重庆市大足区建立了农村红白理事会,重庆市大足区民政局党委委员、低保中心主任陶钦文介绍,在尊重传统民俗的基础上,针对陋俗陋习,一村一策制定了《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章程》,杜绝红白事大操大办、浪费攀比等现象。陶钦文表示:“修订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的章程,着力规范婚礼仪式和操办模式,统一最高消费限额,限制大操大办、盲目攀比,特别要防止发生因婚致贫、因婚返贫反贫问题。”

宝鸡市金台区蟠龙镇大槐树一直存在婚丧嫁娶等方面人情来往多、攀比风气重等问题。宝鸡市金台区民政局局长周红丽表示,倡导喜事新办,反对天价彩礼,首先要把住源头。“移风易俗是一场风俗习惯的改革,牵扯面非常多,仅靠民政推不动。从组织领导层面,我们区上成立了双组长制度,书记和区长都是组长,分管领导是政府的分管领导,还有组织部长、宣传部长都是副组长。我们和市场局、工商局、商务局联系,把全区所有的婚介所、婚庆公司都登记备案,通过宣传和行业部门从源头上把住。”周红丽介绍。

近年来,很多地区以省级婚俗改革试点为契机,探索开展了一系列婚俗改革试点工作,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王丛虎表示,政府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婚俗改革制度建设,民间自发开展活动,提倡简化适度的婚俗礼仪,双向结合能有效推动婚俗改革。“总得有带头人改。原来靠单个居委会、村委会组织,力度(效果)可能会慢一点。如果采用试点的方式,有实现手段和评估标准,通过政府介入,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双向结合,双向驱动,整个移风易俗的力度会大一点,速度会快一点,效果会好一点。”王丛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