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月30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近日,教育部官网答复了全国政协委员提出的《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以下简称“提案”),提案中建议教育部对“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现象提高重视并采取措施。教育部对此回应称,将从加强体育教师配备、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等方面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网友的热议由此而起。在评论中,有人对培养“阳刚之气”表示支持,也有人认为关注“男性青少年女性化”是矫枉过正的表现。

  从教20多年的黄丽燕是江西省吉安市思源实验学校的一名班主任。在她看来,近些年来社会上男性“女性化”现象的确存在,而且在青少年中蔓延非常快。她觉得如果青少年审美出现“一边倒”的情况,就会产生负面影响。黄丽燕说:“我认为‘阳刚之气’应该是一种正面的力量,具备突出的、优秀的性格和品质,比如自信、坚强、勇敢、果断、大方、关爱等,这些都是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获得生存必不可少的优良品质。”

  其实,梳理新闻报道发现,有多地学校开展了教学实践来增强男生的“阳刚气”。比如,2016年,江苏南京南师附中新城初中开设了“男孩教育活动班”,包括体能训练课程、团队拓展等课程;2018年,上海教育出版社推出了国内首本为小学男生量身定制的性别教育教材《小小男子汉》,关注男生的健康成长。

  但是,增加了体育锻炼就能减轻“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现象吗?不少网友显然不能认同这样的做法。对此,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体育锻炼只能带来外形上的阳刚。储朝晖说:“我理解的‘阳刚之气’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第一,有比较强的独立性,意志独立;第二,有勇气做自己想做的事;第三,他是相对独立的,能够把自己的内在特征表现出来。”

  其实目前网友们争论的焦点更多是在于如何理解“阳刚之气”。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认为,当下一些男孩子的确存在相对柔弱的现象,这种状态值得重视。但人类的“气质”天然多元,并无高下、贵贱、好坏之分。面对新的问题,不能刻板地去定义为性别现象。孙云晓说:“我做儿童教育很多年,有一个非常深的体会,学生发展当中健康是第一任务。而健康离不开运动,运动不足确实是一个存在的问题。他提的问题我能理解。实际上从性别哲学的角度来讲,现在提倡双性化的性别哲学。比如坚强,它并不是男性的特质,女性也可以坚强;温柔也不是女性所特有的,男性也需要温柔。”

  专家认为,男性在风度、气概、体魄等方面表现出刚强之气是一种美,但阳刚之气并不等于简单的“行为男性化”。而教育不应只是培养“男人”“女人”,更应注重培养人的担当和责任感。储朝晖认为,对学生要有更加包容、多元的评价体系。他说:“我觉得最根本的是要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在班级里,要建立一个包容的班级,而不是用同一个标准来给学生‘排队’。这是最关键的,其他都可能只是一些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