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月21日消息(记者车丽)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正处于成长之中的孩子,往往是一个家庭关注的焦点,然而,有一个稍显特殊的群体,则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关心:留守儿童。
根据民政部2018年8月底的统计,全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697万人。这些儿童在成长中面临哪些困惑?他们的成绩、伙伴、情感、心理等诸多方面又有着怎样的表现?公益组织“上学路上”21日在北京发布了2020年度《留守儿童蓝皮书》暨中国留守儿童心理发展报告,报告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孩子和他们的内心。
报告执笔人对来自8个省市的大量农村学生进行调查,从上学方式来看,非留守学生每天回家,走读的比例高,达80.8%;住校的比例最低,为18.4%。相比之下,“缺少双亲留守”的学生走读的比例仅占67.5%,住校的比例超过30%。在成绩的满意度方面,对自己的成绩“不太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学生是绝大多数,分别占43.1%和38%,还有4.3%的学生对自己的成绩持“无所谓”的态度。北京师范大学科学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亦菲表示:“对自己成绩无所谓,首先是成绩不够好。正常情况下,成绩不够好,他会不满意、会着急,但他却是无所谓。这反应了他的学习动机、态度非常消极,这是我们担心的状况。男生的无所谓比例要高一点,男生比女生(对成绩无所谓)的情况更严重一些。随着年级的增高,对学习成绩无所谓的比例更高,到了初中阶段有超过10%的学生对自己成绩无所谓。”
与父母见面的次数,这个话题不仅刺痛了留守儿童,更刺痛了社会的神经。报告显示,有超过40%的“缺少双亲留守”的学生每年见父亲或母亲的次数超过9次;还有12%-13%的留守儿童一年都没有见过父亲或母亲。不见面又一年没能和母亲联系的留守学生比例为5.5%。李亦菲表示,这些儿童与父母亲密度存在问题,甚至怨恨父母。李亦菲说:“在之前的调研中,特别关注了一年都见不到父母的孩子,他们的情绪状态比较低,学习状况(不太好)。疫情期间,父母有机会在孩子身边多陪一陪,孩子有更多机会和父母在一起,他们之间的关系明显好转,这意味孩子需要和父母多在一起交流和沟通。”
报告显示,“缺少母亲留守”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非常显著,主要表现为对成绩的满意度明显下降、学习动机大大减弱。甚至“缺少母亲留守”的学生交5个及以上朋友的比例显著低于其他几组学生,这说明,“缺少母亲留守”对学生交更多的朋友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李亦菲表示:“这次调查进一步强化了母亲在孩子教育和孩子成长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这是现实状况,也是中国的传统状况。同时,也应该引起父亲的反思,父亲如何在教育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对于备受关注的校园霸凌现象,在留守儿童当中同样存在。调查发现,男性留守儿童面临校园霸凌情况显著多于女性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校园霸凌程度的提高会对心理健康造成消极影响。专家对此有何建议?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系讲师杨玉梅建议:“关注留守儿童可能面临的校园霸凌情况,谨防其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家长可关注留守儿童伙伴情况,引导留守儿童与学习成绩好、 学校表现优良的同学多交流,这对于留守儿童在认知能力和未来预期上有显著影响。教师改善对留守儿童态度,增加对其学业的关注是助力留守儿童发展的有效举措。”
曾经,公众对“虎妈狼爸”式的过高标准和严要求提出诟病。在此次报告中,教养方式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方面,显示出在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都出现“先紧后松”的现象,表现为随着年级的提升,勤勉型方式逐渐减少、宠爱型方式逐渐增加。李亦菲表示,鼓励和引导农村学生的父母采用以“高标准、高要求、高关心、高响应”为特征的勤勉型教养方式。李亦菲说:“适当地严格要求、高标准要求对孩子发展是有好处的,包括他的学习成绩、人际关系、自我认知。但有个前提条件,高要求是一个方面,还要配合着高关爱和高响应,父母除了对孩子提出高标准要求外,父母也要关心孩子的需求,需要对孩子的想法有及时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