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23日消息(记者张棉棉 朱永)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迈出了我国行星探测第一步。“天问一号”探测器将在地火转移轨道飞行约7个月后,到达火星附近,通过“刹车”完成火星捕获,进入环火轨道,并择机开展着陆、巡视等任务,进行火星科学探测。

  “火星”作为太阳系中的第四颗行星,被科学家们认为是唯一可能会适合人类移民移居的星球。这颗红色星球一直披着迷人的面纱,也给了人类无数的想象与希望,这次任务的成功有哪些重要意义?接下来的飞行有哪些具体任务?

  23日12时41分,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托举“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从文昌发射场拔地而起,直插苍穹,白色身影拖着长长的橘色尾焰瞬间点燃了所有人的目光。经过约2167秒的飞行,它们顺利抵达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发射场区指挥部指挥长张学宇宣布:“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五号火箭总设计师李东对这次任务评价为“完美”。“我想打100分,确实表现得很完美,但是考虑到火箭有很复杂的系统,所以打99分。下半年还有嫦娥5号的发射任务,明年上半年开始陆续用几年时间建成中国的空间站,都要用长征五号的系列火箭来发射,所以后面的任务还很重,实际上有一句话叫‘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这次成功不代表以后,所以对我们来说一次成功完了之后就画上句号,一切从零开始,后续保成功,还要从零开始扎扎实实地一步步工作。”

  “长五”的给力表现也给整个任务的圆满完成开了一个好头。“天问一号”探测器将在地火转移轨道飞行约7个月后,到达火星附近,通过“刹车”完成火星捕获,进入环火轨道,并择机开展着陆、巡视等任务,进行火星科学探测。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说:“到明年2月10日左右,我们要进入环火探测的轨位。第三阶段就在环火轨道实行探测,我们要取得火星的全貌、各种数据图像。这个任务完成以后,大概是明年5月份我们要实现着陆巡视探测,最后我们有火星车到火星表面进行物质成分等一些科学探测。这样我们把月球三次探测任务‘绕、落、回’集成一次实现,这样我们花的钱最少,效益最大,当然风险也是最大,期待后面能够好运。”

  目前,人类已对火星实施了40多次探测任务,其中成功了26次。火星是目前人类认识最深入的行星之一。火星探测取得的成果最为丰富,特别是水的发现,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在火星上寻找生命的热情,成为近期国际深空探测的热点。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深空探测工程总体部部长耿言介绍,1996年以来,几乎每个发射窗口都有火星探测器发射。耿言说:“首先是日本,目标是去环绕,但是因为没有获得成功,所以它变成了一个飞跃器,实际上它只对火星开展了飞跃的探测。欧空局、俄罗斯和印度都能够成功环绕火星,只有美国实现了着陆,而且实现了巡视。”

  到本月结束,除了我国,阿联酋的“希望号”已经在21日于日本成功开启探火旅程、美国的“毅力号”也将在月底启程。我国虽然开展火星探测的脚步不算早,但我们的探火却非常有特色——以屈原长诗命名的“天问一号”任务一次要实现“绕、着、巡”三个目标。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科学与深空探测首席科学家叶培建说:“时间晚了但水平不能低。所以我们的第一次火星任务将把三件事情一次做成,发射到火星,对火星进行全球观测;降落在火星;火星车要开出来,在火星上巡视勘测。其中有很多难点,如果做成,这是全世界第一次在一次任务中完成三个目标。”

  据介绍,火星环绕器将携带7台科学仪器,包括高、中分辨率相机、光谱仪、磁力计、表面雷达、离子和中性粒子探测仪等;火星车将携带6台仪器,包括探地雷达、光谱相机、小型气象站、磁场探测仪等。虽然只有90个火星工作日的设计寿命,但我国的火星探测器将对火星的土壤特性、大气、电离层等进行探测,更为重要的是,还要为2030年前后的火星采样返回计划铺路。中国首次火星探测工程副总指挥、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刘继忠说:“我们比较全面,有传统的地形地貌、浅表层结构、磁场、磁环境,还有表面的水冰分布,我们载荷比较多一些,加起来有13个,所以可能这回对自己提出的挑战也更大。”

  挑战更大,收获也更大。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刘彤杰总结,探索火星标志着我们行星深空探测拉开了帷幕。他说:“火星探测比月球更远,因为火星是类地行星,和地球最为相近,是地球的姊妹星,所以探测火星对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行星的演化、太阳系的演化,为人类社会发展获得更多的知识,所以这是它的最大意义所在。”

  火星探测只是我国深空探测的第一步,未来,我国深空探测将从月球、行星、太阳三个方面发力。刘继忠表示,从月球探测而言,今年我们将完成嫦娥五号回的目标,但月球的研究并不会停止。刘继忠说:“作为月球来讲,后续我们基本上规划了几次任务,重点在月球的南极进行探测。五号完了以后,我们还有六、七、八号相关的月球嫦娥系列的任务。因此这些任务我们也在考虑和相关国家一起研究,看是否能共同建立月球的科研站,这不单单是对月球的研究,也是对地球深层研究的一个很好的跳板。”

  我们还有可能对木星、土星开展探测。刘继忠说:“第一个是小行星方面的探测。第二个是比火星更远的,像木星、土星以及更远的行星开展探测。第三个是,目前世界上也没有解决从火星上返回的问题,这个挑战也是比较大的。”

  最后一个探测方向是太阳,对这个生命的源头的探测,不仅有天体物理学上的意义,对人类生存也很重要。刘继忠表示,通过远、近的不同方式都可以对太阳进行探测。刘继忠说:“总体来讲,从中国的角度来讲,我们会不断地研究、规划,同时我们也希望和国际同行共同探讨、研究,一起进行更深入的探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