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9日消息(记者李思默)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春季历来是森林草原火灾的高发期。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林区牧区的农事用火、民俗用火、生产生活用火明显增加,野外火源管控的压力增加,防灭火的形势日趋严峻。

  从历年春季火灾的发生规律来看,1-4月份,我国华北、西北、华东、华南、西南地区森林火险等级比较高。进入5月份以后,东北、内蒙古林区的防火形势最为严峻。相关部门都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应对?如何消除风险隐患?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9日)就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春季历来是我国森林草原防火的关键时期,近5年来七成以上的重特大火灾都发生在春季防火期。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周学文表示,据统计,今年3月共发生森林火灾221起,与去年同期相比,火灾次数减少34.2%,与前5年同期均值相比,火灾次数减少48.6%。3月份以来,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人们外出活动逐步增多,防火的不利因素也在增加。

  周学文介绍:“我们及时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切实压实责任,稳定防灭火形势。针对火灾多发省份,下发了7个提醒督办函,要求认真查清每一起火灾的原因,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我们联合国家林草局组织了13个督察组,对四川、云南等14个省市防火安全进行督导检查,对查出的问题要求立即进行整改。”

  野外火源是引发森林草原火灾的最主要因素,据统计,近十年已查明火因的森林草原火灾中,人为原因引发的占97%以上。应急管理部火灾防治管理司司长彭小国介绍,为从源头上防范化解森林草原火灾的重大风险,国家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从3月15日至6月15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三个月的野外火源专项治理行动。

  彭小国介绍:“重点治理农事用火失管失控、祭祀用火监管缺位、违规生产用火管控的‘宽松软’等突出问题。截至4月5日,全国已累计派出检查人员7.6万人次,排查整治隐患5.2万多处,出动警力6.6万多人次,查处野外违规用火4331起,处罚1802人,追责问责238人。”

  彭小国表示,从专业角度讲,森林火灾的发生和蔓延主要受可燃物、气象条件和地形地貌等主要因素的影响。从近期扑救四川、云南森林火灾的情况看,困难主要体现在气象复杂、地形险峻、难以立体展开扑救、容易复燃等方面。他解释:“西南林区位于横断山区,横跨多个地貌单元,山高坡陡,谷深林密,地势高差很大。这种地形限制了我们的车辆和大型机械装备开到火场前,灭火队员通常携装徒步五六个小时才能到达火场。受高山峡谷地形和输水压力的影响,以水灭火的装备通常很难发挥作用。由于高原空气稀薄,直升机动力和升力下降,很难把水准确洒到火线上。”

  彭小国表示,从森林火灾的情况看,西南林区火灾难扑打,清理、看守的任务也非常繁重。从扑救能力看,装备手段等也存在着一些短板和制约。他说:“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应对:加强监测,预警先行;国家森林消防队伍、地方专业扑火队伍适度前置高火险区、火灾高发区,有火打火,没火练兵,提高快速处置能力;在国家森林消防队伍内部实施垂直指挥,对容易失控的火灾,应急管理部主动提前介入,调集重兵处置;加强装备手段建设,优化火场指挥通联,储备应急物资器材,不断强化部门配合、军地协同和上下联动;强化风险研判应对,加强指挥协同,严格火场管控。”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草原防火司负责人陈雪峰指出,进入5月,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将进入春防的关键时期。按照国家森防指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将组织力量对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进行蹲点式督导检查。陈雪峰说:“查隐患、堵漏洞、促整改,增设临时防火检查站、增加临时护林员、加大巡护密度,做到山有人看、林有人护、火有人管、责有人担,织牢织密野外火源防控网,减少火灾发生的几率。提醒广大公众,珍惜林草资源,增强防火意识,坚决杜绝野外违法用火,为维护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筑起平安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