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武汉2月22日消息(记者杨守华 江苏台记者朱亮)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昨天(21日),记者在武汉采访了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著名重症医学专家邱海波,他详细解读了当前武汉疫情救治的重点、难点和突破点。他表示,武汉越来越多的危重病人进入康复阶段,治疗效果开始显现。

  在接受采访时,邱海波首先带来一个消息:“床位基本上在比较紧张的情况下能够满足病人的需要、新感染病人明显减少,大家能看到数字的;其实我们看到新感染病人的重症和危重症病人也明显下降了,这点是能够让我们稍微松口气的。”

  邱海波说,武汉越来越多的危重病人进入康复阶段,治疗效果开始显现。“早期的危重病人,尤其是插管的病人,我们现在已经能慢慢地拔管了,有不少病人拔管了。汉阳医院有一个病人四十几岁,他到急诊的时候,因为低氧心脏已经停了,心脏停后赶紧按压,就做了气管插管,现在不到10天的时间拔了管,他已经能在床边跟我们交流了。”

  根据临床数据统计,武汉新冠肺炎重症和危重症患者中,老年人比例居多,如何破题?邱海波说,他们采取了治疗关口前移的办法,让普通型病人不发展成重症病人,重症病人不发展成危重症病人。邱海波介绍:“这些病人耐受低氧程度比年轻病人要差得多,所以一旦缺氧往前发展很容易心梗,很容易脑血管意外,或者很容易肾损害加重。所以,老年人仍然是我们现在最关心的,临床医疗上特别关注的。一要观察仔细,二要治疗更早,当然如果重症变成危重的这部分病人,我们的要求是无创通气,我们的气管插管、有创通气给得更早。”

  “重病人是盯出来的!”身为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邱海波带领团队坚持在一线战斗,他说,这次新冠肺炎患者病情史无前例,有的临床表现症状也很隐蔽,因此,医护人员坚守在患者身边多看、多查、多试就能迎来更多生的希望。邱海波说:“专家往前冲,给大家一个信心。医生从来叫临床医生,你只有看了病人,才知道特点。我们一直说重病人是盯出来的,像平时俯卧位通气并不是对所有病人都有效。结果这一次,当呼吸机用到极致了还不行时,就把病人趴下来,结果,除了少部分以外,几乎俯卧位通气对所有病人都有很好的效果。”

  邱海波说,目前,新冠肺炎“后生代”的病毒毒力正在减弱,大家不用恐慌。“武汉是病毒发源地,从流行病学和病毒学来讲,它在暴发期间流行强度是最强的,病情也是最重的。而往外地传的时候,第二代、第三代病人本身毒力就会下降,所以大家不用看着武汉的数字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