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4日消息(记者朱敏 郭翔宇 见习记者雷佳)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去年4月份以来,受“猪周期”下行、非洲猪瘟疫情冲击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生猪产能持续下滑,今年猪肉供应相对偏紧,价格上涨较快。过去一个月以来,中央多个部门密集出台17条政策措施支持生猪生产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生猪产业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河北、山东、湖南、四川等18个省份已相继出台稳定恢复生猪生产的具体措施,其他13个省份正在细化政策措施,近期也将发布实施。系列政策实施以来,市场肉价已经有所反应。国庆期间,肉价没有出现大幅增长,保持了相对稳定。而要想今后一段时间肉价持续稳定,生猪产能的恢复仍是根本。那么,支持政策落实得如何?养殖户们明年还会继续养猪吗?

  广东是我国猪肉消费大省,在广东各大农贸市场,节日猪肉价格虽然仍高于往年同期,但随着广东省储备肉投放和稳产政策出台,猪肉供应量有所恢复,市场价格也趋于稳定,买猪肉的市民多了起来。

  而在供应链上游,一场政府、企业、农户共同参与的猪肉“稳产稳价”战也在节前打响。广东茂名市是著名的生猪养殖大市,广东茂名化州播扬茶园种猪场经理何奕明介绍,当地一些中小型养殖场复产工作已经开始,目前出栏情况稳定。

  从9月初起,农业农村部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共出台17条政策措施支持生猪生产发展,目前各项政策措施正在抓紧落实,多数已经落地。

  在支持养猪企业扩大规模上,中央拿出真金白银。中央财政按不超过2个百分点,对种猪场、规模猪场的流动资金和建设资金贷款给予贴息。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负责人彭绍宗介绍,今年以来,已安排37亿元支持畜牧大县开展对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降低规模养殖企业环保成本。

  “在继续推进畜牧大县粪污资源化利用的基础上,拟选择100个生猪存栏量10万头以上的非畜牧大县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工作,每县最多补助3000万元;并启动实施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建设补助项目,对2020年底前新建、改扩建种猪场、规模猪场、禁养区内规模养猪场异地重建给予一次性补助。”彭绍宗表示。

  对于大型猪肉养殖企业来说,节前猪肉价格稳定、一系列扩大生猪生产的政策托底,无疑为节后恢复生猪生产提供了最佳的窗口期。

  在广东另一重要生猪养殖基地湛江市,不少大型养猪场已经把扩大生产提上日程。趁着国庆假期,广东湛江正大猪业有限公司正紧锣密鼓地筹备一场复产大会。公司屠宰部经理赵彬说:“跟政府举办一个联合会,把农户联合到一起,开一个复产大会。我们现在在做积极的投产,帮助一些农户,因为之前发生过非洲猪瘟,我们专家团队再帮他们去做一些测量、监测,如果适合出产,我们就会放苗给他们,或者是以租赁等多种模式,想办法让他们把上半年亏的钱赚回来。”

  非洲猪瘟疫情仍然是不少养殖户最担心的一点。对此,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表示,农业农村部将继续督促地方逐级压实责任,落实好突发疫情应急处置、生猪运输和餐厨废弃物的监管等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督促地方及时兑现非洲猪瘟强制扑杀补助资金,对不符合规定的屠宰场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坚决关停。在持续抓好非洲猪瘟防控的同时,统筹防控其他重大疫病。

  “结合秋季防疫工作整体安排,指导各地开展‘大清洗、大消毒’行动,对非洲猪瘟等病原进行消毒灭源。指导地方做好秋季动物防疫集中免疫,统筹抓好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于康震说。

  广东湛江正大猪业有限公司屠宰部经理赵彬透露,系列稳产政策的出台提振了他们扩大养殖的信心,他们已经把明年的生猪计划出栏量调整至15万到20万头。他说:“政府推动力是很大的,对我们企业帮助很大。现在我们这边也是政府主导,然后我们来搞一些复产,一些政策的相应调整对我们养殖行业是一个很大的契机。”

  记者从农业农村部近日召开的生猪养殖企业座谈会上了解到,温氏、牧原、新希望六和、正邦等企业表示,大型养殖企业大多建立了有效的生物安全防控机制,启动了增产扩能计划,生产积极性普遍较高。

  根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8月份已有10个省份生猪存栏环比持平或增加。据对100家重点种猪企业监测,8月份后备母猪销量环比增幅超过80%,订单已排至明年。于康震表示:“在市场拉动和政策推动下,当前,生猪生产开始出现一些积极的变化,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环比降幅加大的趋势得到了遏制,存栏止跌回升的省份增多,猪饲料产量基本稳定,种猪销量继续回升,仔猪价格持续上涨。养殖场户补栏的信心正在加快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