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专题座谈会召开 教育部强调必须扭转以眼健康换取光明未来的想法

2018-09-07 17:34: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9月7日消息(记者李欣)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近日,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国家体育总局等八部门联合发布《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30年,要实现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阶段学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并首次明确,青少年近视率将纳入政府绩效考核。

  为了让《方案》细则更好地落地实施,今天(7日),教育部召开专题座谈会,交流探讨近视防控工作经验和建议,为儿童青少年的视力健康寻找一个可行的光明未来。

  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近视率居世界首位,小学生近视比例高达45.7%,初中生近视比例超过74%,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儿童近视为何如此高发?

  座谈会上,家长代表程广印对自己孩子日常学习状态的介绍,轻而易举地展现了近视高发的原因。程广印说:“在小学阶段,孩子从5岁开始学英语,三年级学奥数和乐器,周末英语和奥数各占3小时。这个暑假是小升初衔接的时期,暑假除了数学、英语和乐器,还新加了物理,数学、英语和物理每科都是半天,所以这个假期,孩子真正休息的时间很短。而这种情况并非个例,身边的孩子都差不多。”

  课业负担过重、近距离用眼活动过多、户外活动时间减少,这些都是导致儿童近视的重要后天因素。在《方案》中,明确了家长、学校等各方应采取的防控措施,其中一条就是家长不要盲目参加课外培训、跟风报班。但是,在小升初、中考、高考的压力之下,家长们不敢贸然放弃对孩子的学业鞭策,只好用眼睛的健康去换一个光明未来。但是,这样的想法和现状,在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看来,必须要扭转。陈宝生强调,所有的竞赛都不能和招生挂钩。

  童蒙养正,“超纲教学”“非零起点教学”都被教育部列入今年的重点整治计划,学生的培养要逐渐回归科学、回归常识。但是,没有升学大棒的重压,并不等于就能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滥用电子产品、不良学习姿势、不好的卫生习惯,同样是视力健康的大敌。

  北京市史家胡同小学校长王欢认为,儿童青少年的用眼习惯应该从小干预,现在史家胡同小学已经对学生全员建档,明确了班主任是学生防病工作的“执行者”。学校将所有学生视为视力干预的对象,每学期进行一次视力检查,对边缘视力学生分段管理、定期监测、监督用眼行为、纠正用眼习惯。

  八部门联合发文,说明儿童青少年的视力健康并非靠家长和教育部门的一己之力就能保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王贺胜在座谈会上介绍,医疗卫生机构要从2019年起实现0-6岁儿童每年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90%以上,建立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下一步,国家卫健委要强化近视筛查和早期发现。继续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0-6岁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工作要求,做好健康档案记录。加强学生近视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监测,开展青少年屈光不正发生发展情况调查和跟踪评价。

  防控青少年近视是一个老生常谈的旧问题。这一次的《方案》要如何区别过往,真正落地,让每一位儿童青少年的眼睛来说话?山东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刘欣堂表示,本月中旬,《山东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即将颁布实施。《条例》规定,对削减、挤占体育课时和未按照规定保证学生在校体育活动时间的学校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将依法给予处分,要将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王贺胜也表示,《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也正在加快修订,要从法律上,规范学生健康体检眼科检查项目和管理程序,加强对学生视力健康状况评价与技术指导,配合教育部修订《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进一步明确各方责任,强化学生疾病综合防控措施,为学生近视防控等工作提供法律保障。

编辑: 周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