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静观]被吃垮的火锅店

2018-06-17 17:47:00来源:央广网

  十多年前,我的大学时代,互联网上流传“用一份沙拉吃穷必胜客”的攻略。放在今天看,“低级”二字足以概括之,攻略手把手教偶尔开荤的穷学生们如何在店家的自助沙拉区垒出一盘高过一米的沙拉,从而以一人份的价格获得十人份的食物。今天出入洋快餐店的年轻人们恐怕少有人听说“沙拉吧”,因为必胜客在攻略流行后不久就取消了自助沙拉项目,是为一家餐饮企业的自救。

  同样的教训,有人不以为意。

  本月上旬,位于成都市锦江区的“家门儿”火锅店,每天的客流量都超过500人。这家火锅店的过人之处在于,办120元会员卡,即可吃一个月火锅。火锅店老板说,本想通过这个活动积累忠实客户,预计亏损额度在12万元左右,没想到场面很快失控,有时一天内几个人重复使用同一张会员卡,还有人私自打包带走食物。开业第12天,火锅店累计亏损约50万,暂停营业。在昨晚一则报道中,策划此次营销的火锅店股东之一痛定思痛,总结道,“人脸识别系统没有上线是这次火锅店失败的根本原因。”

  一只红锅,看出百态。天真可爱的火锅店老板说,他设想的消费群体是上班族,他们平时朝九晚五,每月也就吃几次,算下来,120元包吃一个月的活动商家并不亏。老板一定没见过早晨8点半的银行门口,一群退休在家、时间充裕的大爷大妈早早在此排队,办一些会增加几元到几十元不等家庭年收入的复杂业务。不能“云买电”的年代,大爷大妈们身后,往往跟着几个两分钟就能买完电走人、却不得不焦灼等上半小时的年轻人。当这条队伍挪移至火锅店门口,有两点是铁定的:第一,从银行手里赚三五块钱尚且有人不辞辛苦,这吃一顿赚一顿的买卖,排队者热情当然更高涨;第二,当年买电是刚需,如今吃火锅可不是,看着一大早的长队,有几个正常的上班族会兴致勃勃办个会员卡加入排队大军?目标客户陶渊明,有追求!可这条款一列,毛肚和粉条,留得到人家摇着扇子赶到时吗?

  这场注定失败的生意背后,有人性的恶意,也有规则的陷阱。那些一人办卡全家吃肉的低耻感者,正是当年在必胜客垒出一人高沙拉的小青年。去深究他们是谁、他们从哪儿来、他们吃了多少,实在没有太大意义,因为他们利用规则牟利之初,就看中这低廉的获得和与之相称的道德甚至法律成本。更值得讨论的是,哪怕人脸识别系统真的能让集结的贪婪会员们溃散,它能降低商家固定收入下高企的成本吗?你理想中的陶渊明迟迟不来,每月能抽出25天来排队的却比比皆是,人脸识别奈他们何?

  “创新”之难,在于单一地突破周围,有无法拉平的短板。“120元吃一个月”,即便补齐“人脸识别”的疏漏,仍是短板重重的方案。急着盈利、做模式,不如先识人、学吃苦。所有买卖,归根结底是和人打交道的买卖。所有买卖的胜出者,都认得清美丑、又能代入丑的思维。(记者沈静文)

编辑: 王笑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