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习近平最新用典]协和万邦

2018-06-10 19:00:00来源:央广网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文章、讲话、著作中常常引用古代典籍中的经典名句,用中国经典讲“中国经验”,以中国道理说“中国道路”。这些典故名句是5000年文化长河中沉淀的智慧结晶,寓意深邃、生动传神,极具启迪意义,也彰显了文化自信。中国之声特别策划《习近平最新用典》,梳理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文章中引用的经典名句。

   今天的《习近平最新用典》,解读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欢迎宴会上的致辞中使用的“协和万邦”。解读嘉宾: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教授蒙曼。

  

  昨晚(9号),主题为《有朋自远方来》的上合峰会灯光焰火艺术表演在青岛举行(来源:央视新闻)

  央广网青岛6月10日消息(记者刁莹 马闯)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6月9日晚,习近平主席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宴会,欢迎出席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的外方领导人,这是上合组织继2012年北京峰会之后,再次回到它的诞生地——中国。山东是孔子的故乡,也是儒家文化的发祥地,在致辞中,习近平主席引用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协和万邦”等多个儒家经典。

  习近平:儒家思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倡导“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主张“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这种“和合”理念同“上海精神”有很多相通之处。“上海精神”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强调求同存异、合作共赢,在国际上获得广泛认同和支持。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教授蒙曼解读“协和万邦”。习主席说儒家主张“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这是连用了三个先秦时期的典故,其中“协和万邦”出自《尚书·虞书·尧典》,“和衷共济”出自《尚书·虞书·皋陶谟》,“四海一家”出自《荀子·议兵》。

  这里重点说“协和万邦”。“协和万邦”在《尚书·尧典》中的原文是:“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这段原文的意思是,尧是一个伟大的人,他能够弘扬“大德”,让家族和睦;家族和睦之后又协调百姓,也就是协调各个家族之间的关系,实现社会和睦;社会和睦之后再协调万邦诸侯,也就是各个邦国的利益,让各个邦国都能够和谐合作,这是一个“由小及大”、“由近及远”的思想体系。其中的“协和万邦”引申到今天,就是协调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让各个国家都能够相互尊重、相互合作、共同发展,这和“上海精神”所倡导的互利互信、平等协商、相互尊重、共同发展是完全一致的。习主席在上合峰会上引用这句话其实是重申中国文化的基本理念,而且赋予中国这种古老的合作思想以新的时代价值,让这种和平、和谐、合作的古老价值观为今天的上合组织、乃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新的积极的作用。

  被称为五经之一的《尚书》是中国儒家的基本典籍,《尚书》中提出的“协和万邦”,也就是“和合”的思想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协和万邦”的思想也被历代政治家和思想家所继承和弘扬。比如,孔子主张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和而不同”,和平相处;《左传·隐公六年》也说:“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2015年11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发表题为《深化合作伙伴关系 共建亚洲美好家园》的演讲。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2015年11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发表题为《深化合作伙伴关系 共建亚洲美好家园》的演讲时,也使用了“协和万邦”这句典故。他指出,“和平发展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内在基因,讲信修睦、协和万邦是中国周边外交的基本内涵。近代以来,外敌入侵、内部战乱曾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中国人民深知和平的宝贵,绝不会放弃维护和平的决心和愿望,绝不会把自身曾经遭遇的苦难强加于他人。”

  17载风雨同舟,上合组织走出了一条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之路,奏响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和谐家园的宏伟乐章。秉承着“协和万邦”的中国智慧,已发展为人口最多、地域最广、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性区域组织的上合组织,将从青岛出发,继续开启新的时代征程。

 
编辑: 任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