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20多个省市将启动新高考改革 “文理分科”将被打破

2018-06-08 17:07: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6月8日消息(记者李欣)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今天(8日),除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部分地区都结束了2018年的高考日程。现在,已经走出考场的“00后”和焦灼等待的家长们一直悬着的心总算可以放下了。

  学生们的高考任务暂时完成了,不过老师们却无法完全放松,因为高考阅卷、高校招录等一系列工作也将很快展开。而且随着去年上海、浙江新高考政策的平稳落地,今年开始,全国又有20多个省市加入了新高考改革的大军。那么,作为高考改革探路者的上海和浙江在四年的改革时间里都积累了哪些经验?新加入的省份又将如何改进,带领大家走进一个什么样的高考新时代?

  这两天,比起高考学子的紧张,江西赣州中学副校长李瑞民则对即将在今年秋季开始的新高考改革略感焦虑。他说,现在考试科目发生了变化,他们最关心的还是考试科目的设置,从而可以更加明确以后的教学方向。

  按照新高考改革的方向,学生可以在语文、数学、英语三科之外,自由选择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中的三科作为高考考试科目。

  在2017年就启动了新高考制度改革的山东省将在6月23日迎来2018年夏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这场考试对于高一学生来说异常重要,因为它的成绩决定了学生如何在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中做出选择,新高考“3+3”的模式虽然要在2020年才到来,但新政已经改变了学校和学生的教学思维。据青岛超银高中教务处主任张立民介绍,在他们这一学年的160个人中,选择纯理科,也就是物理、化学、生物这三科的只有11个人;选择纯文科,也就是政治、历史、地理的只有20个人;其他那130个学生都是文理兼报。选择物理和政治的学生明显偏少。

  高考新政打破了多少年来传统意义上的“文理分科”,给了学生和家长更多的选择。但不管是李瑞民校长还是张立民处长,都在学校的课程设置、师资配备上面临着新的考验。张立民说,以前物理和化学配备的老师是一样的,现在化学班级却是物理班级的三倍。

  其实,江西、山东等地遇到的新问题在上海、浙江早已出现。学生自主选科在展示学生个性的同时,也带来了物理等学科“遇冷”的问题。根据统计,2018届浙江高三学生选考物理人数又出现下降,占比不足30%。对此,浙江省对新高考方案进行了调整,及时建立了选考科目保障机制。目前已首先确定物理保障人数为6.5万人。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副院长唐晓武说,此保障机制也是新高考改革的出发点之一,他说,6.5万人这一数字比较合理,国家应该给予其基本的保证。

  为有效引导考生家长理智选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今年年初教育部下发了《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试行)》。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招生办老师直言,想学一些优势学科,物理是绕不过去的。因为很多专业只有选择物理才能报考。可能有些学生认为物理比较难,但当大家都去选择那些他们认为好学的科目时,这些科目的竞争也会相对比较激烈。

  今年的高考刚刚结束,考生和家长关心的是试卷分数,老师们关心的是试卷的解析,而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于涵则更关心试卷传达的意义,他认为,今年的高考试题体现出了“以考育人”的新探索,引导学生从解题到解决问题,从做题到做人做事。要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学会创造,反对死记硬背,要促进融会贯通和举一反三。让真正会懂、真懂、会用、能用的学生脱颖而出,促使学生更加生动活泼和主动的学习。

  育人不仅是教育的初心,也是高考的初心,立德树人不仅是教育的使命,也是高考的使命。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将在试点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确保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取得成功。陈宝生介绍,目前上海、浙江已经在试点的基础上完善了考试招生改革的方案。去年,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四个省已启动了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它们不仅有效的吸取了浙江和上海改革的成功经验,也注意到了它们在试点过程中新出现的问题。此外,从今年起还有17个省将开启改革的进程,基本态度就是实事求是,时间服从质量,坚持质量导向、问题导向,确保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取得成功。

编辑: 昌朋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