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国际博物馆日”各地博物馆打造崭新体验模式

2018-05-18 16:36: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5月18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今天(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国家文物局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举办了“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全国各地博物馆也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活动、展览和教育项目,为大家带来了崭新的博物馆体验。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结合这一主题,国家文物局与百度公司在上海市博物馆共同启动了“AI博物馆计划”,打造属于博物馆的智能地图,将增强公众与博物馆、展品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据了解,这一计划包含了智能搜索、智慧地图、图像识别、语音交互导览、机器翻译、AI教育等功能模块,将通过百度旗下的多款产品实现落地。

  目前,“AI博物馆计划”已经实现数字文博地图的一期上线,包含了2894家博物馆的精确信息(POI),参观者既可以在线浏览馆藏文物,参观过程中也能通过先进的技术更好地规划参观路径,随时获得文物的背景资料。据百度搜索公司资深科学家陈凯介绍,参观者能够在到博物馆之前查到很多文物的信息,包括历史资料、相关图片、短视频以及AR的效果等,在家里就可以预览。在浏览中,他们会使用百度高精的室内导航地图,实时的规划路径,使得参观者能够更高效地参观展品。当参观者看到一个文物时,用手机去刷一下,就能够识别出它是什么文物,同时还能触发人工智能合成的文物解说功能。

  据了解,“AI博物馆计划”很快就将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苏州博物馆及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等知名博物馆实现AI博物馆解决方案的落地与对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表示,国家文物局也将进一步推进博物馆领域信息化建设,加强文物保护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孵化和国际合作,全面提升博物馆的科技创新水平。加快文物数字化建设,创新“让文物活起来”的多样模式,构建中华五千年文明智慧网络传播矩阵,加深公众对中华文明成果的了解与认同。

  而在江西省博物馆,正在这里举行的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今天迎来了观展热潮。一大早,博物馆展厅外就排起了长龙,大批观众等着进场观看。记者在展厅看到,展览选取汉代海昏侯刘贺墓及其墓园出土具有代表性且符合展出条件的文物922件,文物类型涵盖青铜器、陶瓷器、金器、玉石角器等多个品类,现场数百件金饼、马蹄金、麟趾金、金板等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和震撼。

  截至目前,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已接待游客超过120万人次。为保护好海昏侯文化,南昌在新建区大塘坪乡划出了专门的区域,计划3年共投入123亿元,打造成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包括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等项目。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今天上午,云南省博物馆为天施大炉举办了安放仪式,这件清代青铜器是首次与观众见面。这顶“天施大炉”由台湾收藏机构捐赠,是近年来台湾捐赠大陆体量最大、最重要的文物之一。

  据专家考证,这鼎“天施大炉”铸于清朝康熙年间,至今已有318年历史。如今香炉曾放置的昆明市武成路关帝庙在抗日战争中被日军炸毁已不复存在,所以这个香炉便更具历史意义。云南省博物馆馆长马文斗说,他们也接受过台湾的捐赠,但这样大型而且基本完整的文物并不多见。香炉本来就是鼎的样子,他们开玩笑说这是“鼎力相助”,他认为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能够第一时间亲眼观赏、亲手触摸到“天施大炉”,从江苏过来的王新华女士非常激动。“说摸了这个(香炉)有福气,我们也摸一摸,挺激动的,这是一件对民众很有意义的大事。”

  据了解,今天在江苏南京博物院,年度大展“穆夏——欧洲新艺术运动瑰宝”也正式和观众见面。而在安徽马鞍山市博物馆精心选择藏品送进校园进行展览,并由讲解员进行专业讲解,加深广大青少年对马鞍山历史文化的了解。而在今天晚上,六安市的皖西博物馆将举办首届“博物馆之夜”活动,这也是皖西博物馆开馆30多年来,首次在夜晚将场馆对外开放。

编辑: 昌朋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