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博鳌论坛大咖说]单霁翔:科技如何改变文化

2018-04-10 17:19: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4月10日消息(记者韩萌)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从前几年高高在上的故宫博物院到如今“文创产品一年销售额超十亿”,故宫近年来的改变一直备受关注。“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偏偏要靠才华”的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更是被网友们亲切的称为“看门人、讲解员、段子手”。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期间,央广记者专访了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听他讲述600岁的故宫如何融入科技爆炸的现代生活。

  六百岁的故宫并不是固执守旧的老人,做得了表情包,玩得转新科技,可谓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几年时间里,古老的故宫文化走入了更多年轻人的生活。在见到故宫博物院领头人单霁翔之前,一直好奇是什么给予了他灵感,可以赋予严肃静默的故宫文化如此生动时尚的表达。

  单霁翔觉得人们过去经常看博物馆,但作为普通观众到博物馆,其实很多东西是看不懂的或是没有人给他们详细介绍。他说:“比如讲解员只介绍这件文物很珍贵、很独特,但究竟珍贵在哪、独特在哪?所以今天博物馆要更多的讲故事,只有讲故事才能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进博物馆,通过文物了解背后的故事。比如《国家宝藏》这个节目播出后,全国九个博物馆观众平均增长了50%。据统计,其中70%以上都是年轻人。还有文化创意产品,过去文化创意产品经常把人们认为精美的一些文物复制,然后放在那,很少有人买。今天我们研究人们的生活,研究年轻人的生活,他们生活中需要什么我们制作什么,但制作过程中一定要把文物藏品的内涵挖掘出来,与人们需求相结合,这样的文化产品人们才喜欢。”

  在9日腾讯新闻出品的博鳌文化之夜论坛上,抛出了这样一个话题。面对科技的爆炸,对于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究竟是机遇还是阻碍?传统文化又当以何种姿态与未来相处?面对这个问题,单霁翔表示,文化+科技就是他们目前努力的方向,于他而言科技是保护文物、传播文化的好手段。因为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它对于文化遗产保护来说是一个手段,通过科技力量解决过去不能解决的问题,比如人们参观时需要各种讲解,所以自动讲解器共有40种语言,这样人们能通过科技手段更多的解读文化遗产;比如文物修复,故宫建立的故宫医院就是要用科学的手段无损探伤,利用新技术对文物病况病情进行诊断,这些手段使得文物修复变得极其精细。

  单霁翔表示,对于文化传播方面,今天要用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更好地传播文化,人们通过数字技术在家里观看故宫展览,通过大量制作数字博物馆,人们可以不接触文物本体而了解博物馆文物背后的故事,这些文物仍然很好地保存,同时人们更深刻的了解文物的故事、内涵,使其深层次文化要素能够得到呈现。

  听说,故宫风雨600年,单霁翔和他的秘书是唯一走遍故宫9173间屋子的人。秘书负责拍照,而单霁翔负责记录。几年间故宫博物院不断推陈出新,也让人们对他的期待更高。接下来故宫博物院还会给人们带来哪些惊喜呢?单霁翔说,他希望故宫文物的展出数量能够翻倍增长。“故宫文物藏品品质高、数量多,我们现在能够展出的文物只占2%左右,希望这个数字在今后两年能扩大到5%,在故宫博物院建院一百周年(2025年)时,能有10%以上的文物展出,这是我们的目标,努力的方向。”

  单霁翔透露,目前故宫博物院新馆的选址和设计都已基本完成,年内有望正式动工,争取三年后正式开馆,那将是科技与文化最好的交融呈现。

编辑: 高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