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详解如何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2018-03-07 17:38: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3月7日消息(记者车丽 宝音)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消息,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今天(7日)下午举行记者会,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就“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十八大以来,创造了中国减贫史上的最好成绩。现场媒体记者就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易地扶贫搬迁脱贫、扶贫干部工作作风、扶贫资金监督管理等十几方面予以关注。 

  《政府工作报告》对过去五年脱贫工作取得的成效,用的是“取得了决定性进展”的表述。刘永富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共减少贫困人口6800多万,年均减少1370万人。“我国从1986年确定了贫困县,到2012年底时共有832个贫困县,2016年退出摘帽28个县,2017年预计摘帽120余个县,贫困县近年来减少了150个。这五年,贫困地区农民纯收入增幅比全国农村农民平均收入增幅高2.5个百分点,创造了历史上最好的成绩。”

  其中,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是脱贫攻坚战的“坚中之坚”。在深度贫困地区,贫困发生率超过18%的县还有110个,贫困发生率超过20%的村还有16000余个。目前,我国共认定了334个深度贫困县,贫困发生率已由11%下降到3.1%。

  刘永富指出:“包括东部地区帮助西部地区,也要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的支持,比如新增加的资金主要面向深度贫困地区投入。要加强监测监控,针对贫困发生率18%以上的县、贫困发生率20%以上的村,各地政府和国务院扶贫办都要加强监测监控,发现工作不到位、有可能完不成任务的,要提早做准备,防止出现死角。”

  现场,媒体记者关注个别基层扶贫干部作风不实,出现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的情况。刘永富回应,基层扶贫干部的作风主流是好的,但是对发现的问题也不能迁就。“脱贫攻坚战以来,已经查处了作风及各种问题案件6万多起,处理人数达8万余人,因此对好的要表扬,对问题要纠正,对犯错误、作风不实、弄虚作假的,要教育、要处理,对腐败分子绝不手软。”

  此外,扶贫资金总量的大幅增加,使得“最后一公里”监管难的问题更加凸显。中央财政五年投入专项扶贫资金2800多亿元。通过深化扶贫领域“放管服”改革,扶贫资金项目下放到县比例超过95%。财政部数据显示,2017年追回被虚报冒领、挤占挪用等扶贫资金7.3亿元。

  关于扶贫资金如何监管,刘永富给出了答案:“首先是公开,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市财政、县财政分配结果一律公开,乡村两级扶贫资金、扶贫项目公示公告,接受社会监督。这要作为一项制度,凡是扶贫资金使用、以及到村到乡的扶贫项目,必须公示、接受监督。以前有这个办法,但还不够完善,所以现在要把它做得更好、更完善。”

  《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加大精准脱贫力度。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80万人。深入推进产业、教育、健康、生态扶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未来三年,还剩3046万贫困人口,刘永富提到,坚持目标和标准不动摇,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体制机制不动摇,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不动摇。他说:“第一,要全面完成任务,一个民族不能少、一个人不能掉队,不能有工作的死角。第二,脱贫必须是符合质量的、经得起时间和历史检验的,不能掺水、作假,不能做成数字脱贫、虚假脱贫,要保证脱贫的质量。第三,不仅要完成打赢的任务,在2020年以后还要继续做好减少相对贫困的工作。”

编辑: 唐奇云